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上荆茅坐可班,也知仙境胜人寰。


风开橡栗寒初落,月款柴扉夜不关。


老去渐惊容鬓变,秋来长爱水云闲。

江上携书犹昨日,山中对酒又今年。


春来花鸟伤新咏,老去鱼虫忆旧笺。


珠浦舟回明月夜,金华剑倚白云天。

华发飘萧六十年,闲居鱼鸟亦仙仙。


开园未种千头橘,入洞初寻九眼泉。


幸可自酬沽酒价,喜无人送买山钱。

驻锡龙河近冶亭,一池蒲草座中清。


真僧渡海求书偈,朝客圜门听讲经。


即物悟空心自寂,随缘出定眼长青。

入春已过五十日,晴景都无三四朝。


云去云来山杳杳,花开花落雨萧萧。


青丝送酒银瓶暗,彩笔题诗绛蜡消。

去年抱病过清江,风雨萧萧卧短艭。


帆影近移金凤渚,钟声遥应石龙泷。


极知禅悟超诸境,况是诗名重一邦。

高霄岩近石塘清,乱定归来喜称情。


架石起楼成别业,引泉注圃看新耕。


鱼谙旧沼吹花过,鹿爱深林绕树行。

闻君抱艺困沉绵,犹有高情似昔年。


绣句锦笺分野客,朱颜白发照神仙。


松阴漫想传冰碗,花底何因泛酒船。

承恩万里赋归田,秋入华颠已飒然。


天上看花成昨梦,江头种树记新年。


鼠侵败箧残书在,蛇伏虚房一剑悬。

东坑石路入云堆,东岸人家倚岸隈。


半沼紫萍风乍过,一林黄叶雨初来。


涧寒野鸟还争聚,山暖岩花只自开。

群峰杂遝共趋奔,两水萦回相吐吞。


树根尽迸石上走,山脚直下溪中蹲。


青烟僧舍高低屋,黄叶人家远近村。

溪亭尝共赏芙蓉,十载重寻恨不逢。


落日断桥馀野水,高原古路带寒松。


麦芒旧画游丝细,柿叶新题坠露浓。

何年种杏今成坞,知是云深旧隐家。


朝雨洗空千树雪,暖风吹起万枝霞。


壁间瓢贮通神药,窗下炉存伏火砂。

高人家住青山下,爱入浮云事隐居。


窈窕深迷三径曲,玲珑低护八窗虚。


似闻鸡犬鸣天上,遥见蓬壶入海隅。

怜君壮岁好容颜,肥遁高情不可攀。


放棹有时歌绿水,持杯长日对青山。


芙蓉亭馆秋风早,杨柳池塘夜月闲。

还家初制女萝衣,入里偏伤故旧稀。


野鹤下迎行药径,沙鸥飞让钓鱼矶。


烟尘十载青山在,江海何人白发归。

富川老人年六十,采药云中曾见之。


竹房早著桐君传,杏苑新传松老诗。


锦水寒花照心胆,湘山秀色映须眉。

幽人卜筑向林丘,新辟园池引涧流。


屋头栽竹连两疃,门外种苗方十畴。


云深犬吠风叶落,日晏鸡鸣烟火收。

方壶道人画黄石,曾过东阿亲见之。


奇花夜发星火迸,神穴夏通雷雨垂。


玉芝下茁紫云盖,琪树上列黄金枝。

曾陪冠冕上三台,金水桥东日往来。


露湿柳梢随直上,日高花底散朝回。


当时桂苑青霞佩,此日茆檐浊酒杯。

都府青春白面郎,边城快马紫游缰。


五年乘障山无盗,千里通津水有航。


野驿晓晴芳树合,石潭春雨落花香。

宦情羁思共蹉跎,十日维舟古岸阿。


弱缆引绳牵雪重,轻蓬张羽挟风多。


天寒鸿雁犹遵渚,村近牛羊自饮河。

陌头飞雪浥轻尘,江上寒云限去津。


对酒远怀同舍客,维舟犹作异乡人。


谁家村鼓驱傩鬼,何处香饧事灶神。

邳州城下雪霏霏,春入无端暖尚微。


映日忽疏还复密,随风欲堕却仍飞。


沙头渔艇寒收网,岸上人家昼掩扉。

维舟拥被且停栖,风雪纵横势欲迷。


望远亭亭馀杞柳,积深渐渐没蒿藜。


波间白鸟悠扬去,沙上乌鸦自在啼。

北风三日寒凛然,又吹河水作琼田。


渔人欲下九囊网,贾客愁胶万斛船。


霜鸿独宿时惊夜,野鸭群飞欲上天。

腊月流澌过大河,须臾平涌白嵯峨。


水宫战合鸣金铁,洞府朝回散佩珂。


贝蛤吐珠腾夜月,蛟鼍委甲送春波。

一望川原苍莽间,天低风定冻云闲。


河经南堰还归海,路出东阿始见山。


野雪渐消沙隐隐,烧烟初散草斑斑。

阜城小县荒且幽,居人稀少棘林稠。


县公时向草间坐,野雉日来庭下游。


椹子夏收供饭裹,枣汤寒煮当茶瓯。

下马邮亭已夕阳,倦行偏讶去程长。


雪侵官道埋僵柳,火入荒园烧宿桑。


枣子酒香愁易醉,豆儿饭滑惬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