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旭日未出群山昏,苍茫楚江多白云。
芳洲无人采蘅杜,落花飞絮春纷纷。
晴岚满户渔家晓,花枝仿佛闻啼鸟。
遥峰苍苍松桧色,涧水无声晚烟白。
围棋不见商山翁,伐木那逢会稽客。
行人遥指烂柯山,洞里群仙白书闲。
平川开远景,倦客忆先庐。
数里闲云在,东风过雨初。
方壶画山世有名,生纸一幅涂纵横。
孤峰倚天旭日上,危石拔地秋风生。
壮游曾来拾瑶草,梦里武夷清未了。
一声霹雳洗乾坤,满目青山带白云。
地底龙蛇惊欲动,树头鸟鹊喜相闻。
邻人买酒酬春社,野老携书就夕曛。
南溪白云白如练,万壑松萝对山县。
幽人结屋溪上居,稚子过庭能读书。
清流美竹秋潇洒,棐几明窗日闲暇。
三年无处问平安,一日相过异地还。
自说暂离人鲊瓮,也知生出鬼门关。
园林但有中宵梦,尘土都非壮士颜。
乱来双鬓俱成雪,对雪疑窥镜里颜。
明日春风消释尽,只留鬓影对青山。
野老林居入万松,曲肱高卧听长风。
龙吟水底寒初起,虎啸山前气更雄。
天籁未收人境内,秋声又挟海涛东。
卜居何论买山钱,喜有南邻二仲贤。
门径新开疏种竹,池塘分断半栽莲。
客来酒缶墙头过,儿学书签架上悬。
数幅秋藤拂地齐,匡床闲对竹炉低。
山中一枕梅花月,不识鸡声送马蹄。
二十年前知姓名,殊方未遂盍簪情。
偶逢幽径询衰病,自说公车召老成。
深谷良材须世用,高空健翮起秋清。
伐竹为筇共我长,不烦绳削自然方。
端形只是生来少,直节谁怜老干刚。
拄过苍苔窥鸟迹,踏残黄叶出羊肠。
曳履自惭随兽迹,背藜欲出耸鸢肩。
酒中挽得阳和转,一斗松醪直万钱。
闲云野水平生趣,大帽宽衫未老身。
五亩受廛依旧俗,十年开径候何人。
诗名渐远非长计,酒兴全疏且耐贫。
丹砂窃服驻秋容,便与东篱景不同。
徒有赭颜承雨露,苦无清节傲霜风。
极知妩媚随人易,只恐繁华过眼空。
湖边倒树玉为槎,树底茆檐路半斜。
饥鹤翅寒飞不去,伴人闲立看梅花。
轻纨剪霜素,妙墨写秋林。
修竹露华润,石崖云气深。
凤栖淇水暮,龙化渭川阴。
大雪自来南地少,腊前春后苦寒生。
江清已压渔舟重,风逆还随柳絮轻。
万里山川同一色,谁家烟火起初晴。
病中三月不出户,暖日晴风始一游。
处处鸟鸣催布谷,山山花发叫钩辀。
幽人几杖来相就,野老壶觞起更留。
儿时长记侍重闱,频向花前戏彩衣。
春树婆娑低几杖,夜香浮动袭屏帏。
用心霜雪开时早,晦迹山林识者稀。
数月方休沐,山行不觉劳。
尘容浑老尽,诗思与秋高。
饭颗应逢杜,柴桑未入陶。
杜甫平生草堂兴,老我正尔经营间。
溪流浅似浣花水,秋色高并成都山。
爱客自须开竹径,故人谁肯访柴关。
雨歇尘仍暗,秋来水更浑。
草深迷虎穴,雾重失渔村。
生理何多难,吟怀久已昏。
人生自古少合并,邻并应烦数送迎。
戎马艰危犹旅食,儒衣漂泊负才名。
有钱可买归山隐,无酒难为待客情。
萧萧风雨坐相侵,共守寒灯抱膝吟。
扪虱倦谈当世事,闻鸡还起济时心。
云连烽戍兵犹满,雁度关河雪正深。
西山白雪一丈深,北风吹倒长松林。
千崖无人虎豹死,中夜有客乌鸢吟。
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
明时出处系遭逢,投足山林长物同。
疏食每留佳客坐,缊袍自爱野人从。
开园橡栗群狙喜,满屋诗书五鬼穷。
有赋凌云叹不逢,山林出处调应同。
宾筵偶奉清尊集,邻卷频扶短杖从。
范叔解衣情未展,袁安僵卧道非穷。
倾盖溪头一再逢,六年相望寸心同。
柴门蹋雨题名去,竹槛看云执手从。
前辈文章观酒德,后来岁月叹诗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