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可

函可(一六一一—一六五九),字祖心。博罗人。俗姓韩,名宗騋,字犹龙。明礼部尚书韩日缵长子。少为诸生,才气高迈,声名倾动一时。惟绝意仕进,以声色犬马自娱。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六)落发为僧,成为道独和尚之法嗣,与师兄函是(字天然)齐名。...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净洗铅华迥不群,袈裟新换石榴裙。


几回卖镜凌寒雪,何意开笼见白云。


拨尽琵琶鸣晓磬,翻残贝叶惜回文。

学士行歌绩妇迎,惊回春梦起乡情。


解将腰带文犀重,添得空门水月清。


云鬓已随秋雾散,舞衣应逐雨花轻。

偶然一现宰官身,勋业从今问野人。


半局乾坤能共老,一樽贤圣欲偕春。


木天残梦风吹尽,白板深秋杖过频。

枕石欹眠覆短松,到来时有鹿麋踪。


边愁浣尽山山雪,乡梦敲残夜夜钟。


一钵野蔬消不了,半龛寒月幸能容。

十年负却旧山期,绝塞谁拈此一枝。


有骨莫愁冰雪沁,无香休惹蝶蜂疑。


魂飘万里村俱幻,梦到三更月共知。

梦里冠裳付劫灰,衲衣趺坐冷云堆。


悬崖有鸟衔花下,隔水何人问字来。


断碣远搜箕子墓,破鞋羞蹋李陵台。

坚冰渐解柳初黄,钝斧谁将劈巨荒。


但任疏狂留本色,不妨粗粝是家常。


千群龙象归华表,万里风沙建宝坊。

大旗吹折海风寒,未了孤心骨已残。


遗训在兹宁有憾,浮沤于汝久无干。


原鸰血尽生逾苦,池草根锄梦亦乾。

何须今日方怜若,一度边关即鬼门。


身死不烦蝇作吊,年凶惟见虎加飧。


只愁老瘦重遭斥,但免饥寒亦感恩。

昨暮行过已隔年,相将长揖谢高天。


似怜穷佛添花雨,肯为寒儒铺白毡。


权作江梅当折赠,漫敲石火任烹煎。

亦是寻常朝复夕,何当兹夕倍愁予。


莫将爆竹惊穷鬼,只合烧桐煮白鱼。


朔雪自能填客梦,春风无望到吾庐。

残编犹可度朝昏,四顾应知天意存。


窖底未容留点雪,枕边依旧剩空樽。


寒当彻骨诗方富,穷到尽头道愈尊。

辽东何以送残年,自汲寒泉奠昔贤。


子庆挂冠甘永遁,幼安坐榻久将穿。


幸馀坑烬分僧钵,不少山癯问法筵。

枯藤到处拨荒莱,谁遣刑馀老殍来。


却怪少林空面壁,漫传北海亦浮杯。


谈深毡帐三声角,坐老寒炉一寸灰。

敢向寒边叹索居,衰残难执化人裾。


曾同一窖终怜雪,已到中天却寄书。


生死既分情倍切,去留虽异罪仍俱。

城边犹见未烧庵,重扣柴扃梦正酣。


畏客不除当路雪,采薇常带远山岚。


漫拈黄叶为清供,再剔残灯续夜谈。

一度相逢一度新,踏冰扪雪不嫌频。


暮烹野菌忘僧律,远插疏篱隔世尘。


白麈挥残寒塞月,黄鸡叫彻法堂春。

浮屠残铎旧朝遗,扶杖何须夙有期。


雪里敲门僧定后,松间振锡鹤归时。


一炉芋火三更话,七个蒲团百丈规。

余家东越子西秦,沙碛论交亦旧因。


白雪啮穷方有味,黑貂敝尽不知贫。


虎溪屡过成三笑,麈柄频挥碎万人。

曾向山阴道上行,逢君兹夕泪俱盈。


吞毡应独怜苏子,涤器何人识长卿。


半局阅穷田海事,一壶消尽古今情。

坚冰堪嚼佛堪烧,久矣无心问市朝。


骨冷自应投大漠,月明犹故照今宵。


苏卿杖节宁终海,韩子留衣尚在潮。

万里相逢水一杯,须眉霜积面生埃。


草鞋已破赵州老,布帽新成管子来。


漠漠寒云沉大野,纷纷荒雪落空台。

秋风一见泪纷披,可柰重歌出塞词。


百济河山愁到处,三韩文献幸今兹。


屈平既放天何问,杜甫无家别有诗。

曾随花雨即分裾,共效杨岐力有馀。


一夜几深塞下雪,十年才接岭南书。


菩提坛下心难了,苛子林中月久疏。

暮钟破寺逢君处,瓦钵浮桥乞食归。


别久不知生与死,书来三读是耶非。


鹅城细雨怀孤衲,雁碛残魂忆下帏。

雨雪弥天却忆公,乡关无路问冥鸿。


行藏半在梅花里,事业空归楮叶中。


已恐须眉能作祟,只疑笔墨化为虹。

病来方觉一身孤,未死翻令转郁纡。


被薄每劳风缱绻,道穷争怪鬼揶揄。


枕边残卷供馋鼠,壁上幽灯照腐儒。

三代论交有几人,十年不见转成尘。


肯将白眼看他世,无复青山置此身。


只字俱堪存梵箧,五灯终恨误儒绅。

燕支千丈赤云生,寒谷珊珊响佩琼。


彩笔翻将琴瑟谱,金笳吹作凤凰声。


香笼宝马星方烂,雪映长蛾山更明。

玉面珠缨金作鞿,桃花如阵锦城围。


堂前已见垂垂老,枕上休歌缓缓归。


钗钏全沾边雪冷,羹汤应进塞酥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