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衡

清安徽桐城人,字湘南。贡生。官至东昌知府。有《赤嵌集》,乃康熙四十四年任台湾同知后所作,记土风物产。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海东有嘉树,橚矗春庭阴。
坐使江淮客,结想昆仑岑。
素华乱香雪,绿珠纷宝林。
万里浮云着眼轻,狂奴阅世太纵横。
不耕不织夫何益,能啸能歌亦有情。
醉后作诗招旧鬼,花时对月忆前生。
上山伐檀日已曛,檕迷驳马还当分。
朝光满盈明四目,胸罗万镜当人群。
鱼龙出没吁可怪,丛岛攒峰云出云。
十日山中咏采薇,万山回首尚依稀。
满城鸟语秋多暖,小院兰香人独归。
生硬吏胥铺印席,疏慵僮仆启书帷。
北阙南乡思不禁,抛将身事任浮沉。
宦情老隔鲲鹏路,归梦遥逢睍睆音。
槛外花光红露满,门前春气碧云深。
门有烟波屋有林,笥无华衮橐无金。
芳春逸兴花同发,永夜遥情月共沈。
鹦鹉螺前开笑口,蠹鱼编里问初心。
至日初长暖律迎,登楼今见众峰晴。
来时烟鸟随潮泛,往路风花与雪轻。
红叶堆边人欲醉,青山尽处月偏明。
万里虚名随尾纸,两年传舍共浮槎。
瘴山切避风前毒,海国宜观浪里花。
边徼沙尘原莽荡,江淮舟楫总欹斜。
仆婢都因药饵忙,自量生理坐胡床。
抛书岂有安身法,止酒应无却病方。
老圃寻花风邑邑,空庭待月露瀼瀼。
几日淹留似醉乡,今来小愈坐胡床。
羹调玉糁桄榔软,茶煮龙团椷榄香。
糕字题成教女婢,纸鸢画就走儿郎。
半间七尺呻吟地,拥被披裘对夕曛。
侵隐墨蚊何善伺,缘空朱蚁似多闻。
芳樽独负忘归子,良药全凭抱节君。
物态浮观物理沈,瘴山浅历瘴云深。
四时气有三时夏,一日风生半日阴。
海外自知坚道念,病馀不觉长禅心。
一片秋云坠海邦,昨来对镜雪痕双。
寒生药铫吹残火,风至毡裘拥破窗。
伏枕似逃文士会,闭门不受酒人降。
三春万事都如梦,今日行春客思赊。
好雨偏能苏病骨,凉风似解逐轻车。
山中渐长鱼苗水,溪上新开龙爪花。
金波玉叶海天陲,春思羁愁两自知。
蛮嶂更无坚卧地,邮亭况是忆君时。
千声动壑差蕃疾,万影当门雾豹窥。
自古皆然莫怨今,青袍蚤已任升沉。
未能鬻子勤桑土,但道烹鱼溉釜鬵。
御众狙公徒任术,鉴形母孰知心。
风回潮涌沸千滩,马上相逢无好颜。
几处军声谈笑里,一年春色是非间。
仓皇道路应多梗,脱略风规偶逾闲。
天外今知乐事偏,茅斋洒扫驻三年。
连林兰本飘金粟,出屋蕉丛吐赤莲。
棋局傍观无我相,醉乡渐入有仙缘。
腊月晦日大雷雨,长风挟浪翻高空。
海中龙蛇厌蟠蛰,世上草木开屯蒙。
赫怒昔闻殚帝力,妖祥今见烦天工。
白沙洲软长莓苔,盖屋青林不用栽。
两乳燕投孤垒宿,四时花共一瓶开。
巧人西域营工到,估舶东吴载酒来。
林回水曲笋舆轻,日趁秋原暖气行。
鸟路云衢多窈窕,峦光天色最分明。
宛如醉魄淹归梦,直似春愁散野情。
乡梦初回月已沈,霜根旅鬓自萧森。
莼鲈惹恨非佳味,鸿雁牵愁岂义禽。
关塞老凭寒饿骨,海山闲付短长吟。
石纽村中朱悔人,抛书西蜀到南闽。
漫郎喜称闲司马,狂客惭无大钓纶。
酒地老从山海拓,诗情寒与竹蕉亲。
玲珑暖玉更施朱,锦绣成团缀几株。
绛雪即今零落尽,馀枝犹是小珊瑚。
拓宇开疆著醉乡,心田种子未全荒。
太常输我孤身好,泥饮清斋总不妨。
脱俗自成趣,园林物外闲。
桄郎团竹坞,羡子亚荆关。
雨过活枯涧,烟销瘦小山。
树萱以忘忧,采虻本疗郁。
形骸逾阡陌,思虑殚枯菀。
方寸不自理,牵情灰死物。
椒糈要百神,良以质好修。
吉凶且不问,行媒安所求。
养空若浮澜,逍遥与天游。
玉质天所赋,守身若黄金。
寒梅抱香雪,翠筱弄珍禽。
未希华屋宠,爱此嘉树林。
泛滥安可涉,心遥目亦穷。
去我终古居,洋洋至天东。
天东本绝国,车书郁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