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陶

清四川遂宁人,字仲冶,号船山、药庵退守,又自号蜀山老猿、老船。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检讨,改御史,再改吏部郎中,出知山东莱州府。以忤上官,称病去职。卒于苏州。诗称一代名家,沈郁空灵,能自出新意。亦工画。有《船山诗草》。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雨止日沉西,寒烟压水齐。
天连平楚阔,天入大江低。
帆远冲云出,蝉悲隐树啼。
故人高咏处,天地绕孤楼。
落叶半山雨,凉蝉满树秋。
萍踪悲汉水,鹤影梦黄州。
短棹发临湘,迢迢水驿长。
过云洒疏雨,归雁带残阳。
岸静千蝉响,林秋一叶黄。
摇落暮天迥,轻桡带白蘋。
叶稀秋在树,江冷月亲人。
向水孤城闭,环山野烧新。
小泊垂杨岸,天长一水明。
人如舟不系,秋与月同清。
柝警鱼龙夜,风回草树鸣。
西风小摇落,无雨亦苍凉。
鹰眼摩晴昊,蝉声战夕阳。
身凭安谷法,人问作金方。
风棂敞虚白,久雨爱晴光。
病叶黏双屐,奇书散一床。
酒情延夜月,诗梦辟秋堂。
直为高光死,英雄独使君。
山川犹涕泪,城郭自风云。
雉堞临江出,鹃声隔岸闻。
野旷阴晴乱,沙沈草树凉。
城寒出鸡犬,篱破见牛羊。
人貌羲皇古,河流浦溆长。
人天乍高洁,车马亦闲闲。
霁雪澹平野,朝云明远山。
清虚集草木,萧爽来心颜。
六诏亲庭远,三巴归路长。
全家寄江汉,独客近潇湘。
天与无根蒂,人谁足稻粱。
已过三年别,真从万里归。
艰难见华发,辛苦问征衣。
马足风云壮,蛮江日月飞。
万岭危南诏,千江隘益州。
帆樯天上过,沙水劫前流。
蜀鸟多啼雪,蛮花不感秋。
客里重为客,饥来百事非。
一舟如许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无才负布衣。
鱼苗初出水,十里浪花圆。
客有登楼赋,家无负郭田。
雨来迎社日,春到浴蚕天。
寓目沧江上,天光属晓晴。
草根春露湿,云际塞鸿惊。
竹乱疑无路,松高时有声。
直抵瞿塘秀,巫山十二峰。
灵祠春梦晓,古峡雨痕浓。
石气围孤艇,江声走毒龙。
揖让群峰势,容予一壑谋。
有身从海角,无梦望刀头。
贫贱悲生事,山川接壮游。
中年渐厌夕阳多,道路销镕病折磨。
有赋勿烦人作叙,无田不畏吏催科。
酒垆夜月悲燕市,茶灶春风忆赵坡。
一庭飞雪影翩翻,静听风檐冻雀喧。
何苦尖叉寻恶韵,且随盐絮作陈言。
闲中诗草如春笋,梦里梅花满故园。
时平容易度雄关,拍马河潼自往还。
一曲纁黄瓜蔓水,数峰苍翠华阴山。
登陴筑版丁男壮,呼酒烹羊守吏闲。
客路绕鸿蒙,真疑帝座通。
乱云皆足下,急雨自空中。
古戍龙烟黑,蛮花傍岭红。
平原凛大节,馀事亦千古。
剩墨照空山,犹堪辟豹虎。
欲访逍遥楼,蒙蒙隔寒雨。
舟下襄樊北,山围汉沔东。
依依双岸柳,漠漠一帆风。
小市林檎碧,新渠水稻红。
利州山水淡宜秋,波浪潺湲绕郭流。
仿佛巴渝东去路,一帆风雨峡中舟。
芦沟南望尽尘埃,木脱霜寒大漠开。
天海诗情驴背得,关山秋色雨中来。
茫茫阅世无成局,碌碌因人是废才。
吾家弱弟好风神,头角峥嵘小玉麟。
常惜远游规伯仲,自夸戏彩乐昏晨。
附书能写三川事,见雁应怜万里人。
香雪蒙蒙月影团,抱琴深夜向谁弹。
闲中立品无人觉,淡处逢时自古难。
到死还能留气韵,有情何忍笑酸寒。
花中资格本迟迟,铁石心肠淡可知。
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
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
梦绕寒山月下村,一枝相对夜开樽。
繁华味短宜中酒,攀折人多好闭门。
风信严时清有骨,尘缘空后淡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