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茵

宋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世事如今不可知,相逢茶罢且吟诗。
无风古鼎香烟直,未午空庭树影迟。
袖手好看棋胜败,论心休问酒醇醨。
天末星流小似萤,因将时事语家庭。
久晴未厌田多雨,众醉难教我独醒。
梅下有人编野史,竹间犹子课羲经。
醉敲牛角过前村,此世应无利禄昏。
有水可渔田可稼,即松而径竹而门。
宾朋连属琴书乐,亭榭参差鸟雀喧。
心境空时喜地偏,杖藜来勘点头禅。
重门锁住海心石,一剑截开冰底天。
谁记珣珉曾院宇,尚传吴越共山川。
中流砥柱一宗臣,长把丹衷动玉宸。
三十四番如此疏,百千载后更无人。
堂留薇药谁知己,路长萧茅谩得春。
敬长于今我独亡,转头惊见十飞霜。
心乎爱矣兄如在,陟彼冈兮木已苍。
直喜克家犹有子,回思疗疾苦无方。
湫隘嚣尘不可居,卜诸清旷亦蘧庐。
虽无傍水梅依竹,喜有对楼人读书。
工雀一枝聊尔耳,战蜗两角竟何如。
四十二间廊底客,不知春向柳边深。
三旬禁足持僧戒,终日看书养道心。
露草带云眠野鹿,风枝摇月唳幽禽。
静向南塘验物情,东风又绿柳边汀。
梅花密点残棋局,蜗篆斜题小砚屏。
浮世虚无春后雪,故人零落晓来星。
元是江湖萧散客,谁将幽梦落南柯。
十年不调幸然好,一著才差悟处多。
肯使北山驰鹤信,且随西舍唱渔歌。
态度脂韦不自持,对人无柰小腰肢。
好于彭泽归来日,瘦似章台别去时。
隐隐轮蹄端不恶,深深亭榭最相宜。
甫里相望江尽头,得邻而隐了浮休。
落花流水元无碍,野鹤孤云尽自由。
顺里委心彭泽赋,适时乘兴剡溪舟。
蚁梦功名觉即休,驹阴岁月去难留。
伤今不复并三乐,拟古犹堪续四愁。
松下抱琴尘外境,雨馀莳药柳边洲。
为怜举世不曾醒,放浪形骸泽畔行。
会得危言危行意,佐成濯足濯缨名。
义无可去缘同姓,心亦何求要独清。
起来搔首夜如何,瞥见虾蟆影里过。
幸自十分悬素魄,岂应一息驻妖魔。
光清于水尘难滓,色白如圭玷可磨。
一雁云间落劲弧,经秋不见寄来书。
人情自昔如翻纸,世道从今甚借锄。
鹿梦隍中知得丧,爵罗门外看亲疏。
壮士须张燕角弧,男儿须诵圣人书。
譬如田叟祈多稼,未有春时不荷锄。
分内功名从早晚,腹中学问怕空疏。
爱向其中舣短篷,眼前景物总玲珑。
神仙窟宅垂杨里,图画溪山落照中。
甚是繁华输侠少,也须幽胜属衰翁。
千岁松阴护一亭,风来犹带读书声。
虽无芳史摹勋业,自有青山说姓名。
客抚丰碑苔剥落,春归暗径草生成。
新月试新晴,扁舟夜奔程。
咿哑千万意,暧乃两三声。
熟识旅中事,生嫌世上情。
霜冷信冬晴,苕溪半日程。
正篷辞月色,攲枕受松声。
渔隐前时约,山讴古样情。
冲寒谒子陵,好挹钓台清。
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
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
看月过天中,贪幽臭味同。
竹光延野碧,灯影染窗红。
听客谈时务,呼儿诵国风。
河汉净如流,枯槎便可舟。
掉头诸事懒,弹指半生休。
撼竹风疑雨,依山屋当楼。
翁琢五七字,儿亲三百篇。
要知皆学力,未可以言传。
得处有深浅,觉来无后先。
蘋洲起壮风,秋事太匆匆。
节候一番别,心期几处同。
牛沈苔晕碧,蟹断蓼拖红。
何年现采虹,悬足控西东。
两地烟波隔,一天风月同。
橹声摇雁柱,檐影覆龙宫。
半日断梅雨,两山生火云。
窗明书少蠹,壁润帐多蚊。
无计清时暑,何心解世纷。
澹薄野人心,难教著利名。
重农田舍熟,省事世情生。
石老旗枪叶,池喧鼓吹声。
半世困尘埃,烟霞入梦来。
谁能缩地脉,我已思天台。
城古清云气,山灵秀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