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谦

宋汉州绵竹人,或云德阳人,字无变,号澹斋。李良臣子。以荫补将仕郎。历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召置幕下,颇有赞画。官终潼川府通判。以文学知名。有《澹斋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南浦波轻草色微,蹇驴遥路独依依。
暖风旌旆春随去,细雨犁锄麦正肥。
驿骑蚤闻催迅召,边屯犹未解重围。
陌上横流浸作泥,行人步稳方一移。
春云将雨绕山去,社燕营巢贴地飞。
憩仆且须投古寺,闲怀犹喜论禅机。
六十专城发未斑,更于何地觅三山。
不妨谈笑催科里,正赖清凉热恼间。
到日红梅留腊在,公馀翠杓酌春悭。
招提未到只闻名,乘兴来游意最真。
出郭都无三十里,同行恰有两三人。
入门竹径能明眼,随处禅房可著身。
赤绂银章玉骨寒,焚香再拜泪汍澜。
黄花郪县仍羞见,好月鄜州只独看。
可是一生长客路,故应千古恨儒官。
东梓名州最普州,蟆颐相望气横秋。
青衿胄子迎高朕,竹马儿童识细侯。
只有爱民心尚在,可能忧国泪空流。
一春不识春风面。
都为慵开眼。
荼雪白牡丹红。
赉说端由帝,生申未许嵩。
神功资鍊石,吉梦托占熊。
赫赫扶天业,堂堂浴日忠。
织水轻烟擘不开,晚峰浓翠积成堆。
吹残黄叶风犹舞,飞尽青天鸟却回。
万古关河空拊髀,半天风雨独持杯。
从来官职惯如冰,便是青衫行脚僧。
去岁离家今日是,故人招隐几时能。
早衰须鬓逢人问,太拙形模引世憎。
一篙寒碧碎鳞鳞,数尺孤舟仅著身。
江水煮鱼还地脉,瓦盆盛酒见天真。
颇容老子赊闲日,聊与青山作主人。
坎止流行亦漫然,斯文未丧本关天。
冥鸿云外知谁报,怨鹤山中不得眠。
连榻故人非楚越,杖藜幽约在林泉。
小亭挈榼共登临,濯锦城高隔暝阴。
元有乾坤堪着眼,却因身世苦惊心。
碧山已尽天犹阔,黄叶欲残秋更深。
吉音一纸疾邮传,白帝城头劝著鞭。
楚树已沾新雨露,蜀江行换好风烟。
政须急拯沟中瘠,不用多流地上钱。
刻鹄工夫愧不量,弓裘遗绪可能忘。
一廛未遂耕桑计,半世空磨翰墨场。
桐烬偶收非有意,璧瑕误指亦何伤。
记得三溪溪上春,瘦筇容我夜敲门。
一生几见此人物,十日九从师笑言。
闲得得来非有意,冷湫湫去若为论。
分明馀润彻眉间,道德根源固晔然。
宝篆印泥初不著,神机贯札自无前。
丝纶新渥荣三昼,鼎铉深知眇一涓。
李杜主盟诗有声,文推韩柳著章程。
二三子者皆人杰,五百年来并世生。
但见词源倒三峡,岂知武库足千兵。
六尺岩岩铁石姿,可怜一病不支持。
荒榛半垄独归处,暝霭数峰无见时。
未割尘缘聊洒涕,欲寻陈迹但哦诗。
弹指超然一念初,从儒从佛两蘧庐。
十年身走半天下,万卷人称行秘书。
故自高怀嫌入俗,不妨儿辈共憎渠。
犯寒过我喜仍惊,节物峥嵘更远程。
剧饮投车轻十日,细谈剪烛易三更。
故人高义千钧重,久客归心一夜生。
胡床卯饮带馀酲,身世如天行白云。
竹简读残聊一叹,水沉烧尽更三薰。
痴心久绝临渊羡,老手唯便植杖芸。
尘埃一出竟何为,白竹依然昼掩扉。
只应为客重为客,便欲得归宁得归。
独鹤静临寒沼立,游蜂闲趁落花飞。
三年流落塞垣春,雪屋冰庐乐藻芹。
司业颇知怜郑老,薛宣能不吏朱云。
鹗笺重剡新如昨,蚁壤高眠唤不闻。
酣饱风烟德有芽,从来三㦸是张家。
翩翩群从同时贵,落落高门一世华。
人自不欺宁用忍,身如可赎但空嗟。
郊行不欲经城市,厌见尘沙漠漠黄。
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
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于人未易忘。
日压茅檐醉拥蓑,静听寒溜奏云和。
深藏本自身全露,瞪视元知语不多。
紫府地严须一到,苍崖文古要重磨。
翩然逸想九霞间,仍是霓衣与鹿冠。
尘劫三山元自近,神官一字固应难。
云烟万瓦虹榱壮,冰雪千幢鹄辇寒。
十里登山访定身,衣边犹带簿书尘。
僧厨笋蕨随斋钵,禅窟香灯话宿因。
便可扶犁老岷蜀,已闻传檄定咸秦。
东风力弱未扬埃,密泛丛兰有意哉。
可是伸眉须酒满,只应弹指又花开。
吹毛句妙无人领,击钵诗工著底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