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

宋明州鄞县人,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愧主人。孝宗隆,兴元年进士。调温州教授。乾道间,以书状官从汪大猷使金,归撰《北行日录》。为敕令所删定官,修《淳熙法》。历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光宗朝,擢起居郎兼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宁宗即位,...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回忆灵根六十年,秋深恨不见芳鲜。


兹从淮上来千里,非比人间聚八仙。


曾有画图称小异,谅应后土爱孤妍。

远游蜀道历艰难,径上甘泉豹尾间。


荷橐忽思辞北省,拂衣自喜见南山。


当时旁舍基犹在,回首垂髫鬓已斑。

阁下相期久,山中把酒稀。


未能容我去,又复送君归。


柱史宁终隐,威颜暂咫违。

我居铨部闹簪裾,终羡寒窗只蠹鱼。


每念故交今有几,况如盛德岂容疏。


京尘共叹催人老,市道谁知有隐居。

阿连试邑有成规,谁谓云间不可为。


能使镬汤偏衮处,直如官府太平时。


容容非欲后多福,赫赫何如去见思。

身名俱泰老尚书,叱驭宁辞万里途。


两地恩荣真赫奕,四川父老定欢呼。


乖崖袍带今重见,清献琴龟我更无。

高门儒效许谁同,秀气于今照演峰。


家学一椿连五桂,地灵两剑化双龙。


三人衣钵清名接,累世簪缨庆事重。

遂初陈迹遽凄凉,击叹青箱极荐杨。


谈笑于侬情易厚,典刑使我意差强。


重屏旧画论中主,古殿遗文话阿章。

万卷诗书老雪溪,颀然二子和埙篪。


绝怜伯氏久亡矣,犹幸夫君及见之。


来上鹓行人谓晚,往舒骥足自嫌迟。

经帷亲见犯天颜,口伐何劳抗可汗。


故国应悲周黍稷,遗黎犹识汉衣冠。


殊邻谍报终难测,累岁要盟恐易寒。

同年紫陌再寻春,力主斯盟赖尹京。


山外斜阳湖外雪,夜来阴霭晓来晴。


平波滟滟新添绿,冻木欣欣欲向荣。

具美杯残意未休,相将重上望湖楼。


楼台忽已居平地,风月何曾识旧游。


更挈酒樽过水月,坐增诗兴满沧洲。

都人久不望威颜,惊喜鸣鞘风雪间。


万井欢声迎晓仗,九天和气下人寰。


龙楼笑启瑶池宴,鹓序欣趋玉笋班。

春初送别欠诗篇,岁晚还欣受一廛。


都骑始闻临浙水,先声久已詟鄞川。


里人见说俱延颈,海峤从今定息肩。

平时卧雪似袁安,谁肯凌晨犯苦寒。


百辟班中因族贺,八盘岭上得遥看。


层层观阙琼楼耸,纳纳乾坤玉宇宽。

跪履巽岩今几年,见君风度喜跫然。


长编固已翻青简,老墨犹能宝漆烟。


游宦自欣天影近,思家犹在夕阳边。

四明耸秀一溪流,曾记经行十里秋。


行李今从何处住,宦游自笑几时休。


儿时故旧今谁在,老去光阴不借留。

禁脔当年选尚初,难兄辞宠意何如。


裕陵遗旨知难改,元祐湛恩信有馀。


今日犹存卯君笔,向来谁造粉昆书。

万个筼筜一草庐,伤心埋璧十年馀。


革声谁听尚书履,金榜空悬少保书。


无复遗音追正始,尚传新作过黄初。

襟带长淮地望崇,勋名当继古英雄。


吴人止解依濡坞,晋将才能过八公。


可但绥怀边境静,直须经略朔庭空。

老韩同传我多惭,意气相倾自不凡。


忧患饱更俱白发,班行独立见青山。


羡君真有虎头相,顾我方为马口衔。

少年文价重神京,游宦还闻政有声。


南省但推韩吏部,北方犹问赵先生。


人传殿上三千牍,上喜胸中十万兵。

穷冬吏鞅解纷缠,重入兹山忆少年。


千里幸同丰岁乐,三生曾结郡人缘。


几番山色望空外,今日水声来耳边。

瀑泉奔放石坡陀,回首清游岁几何。


脚力不如前日健,诗盟还喜故人多。


滕王阁上无韩子,还景楼中欠老坡。

老龙破蛰斩幽关,乱滴天飘不复悭。


可但甘霖驱旱魃,自然凉气满人寰。


民心徒切焦熬甚,神力毋劳指顾间。

四郊苗槁勃然兴,顿觉欢声满郡城。


行且刈云成岁事,敢因喜雨记亭名。


昔如鱼在釜中活,今见龙从地上行。

张罗清似翟公门,门外都无野雀喧。


可但风流追鲍谢,直教高论到羲轩。


绝怜父子为知己,时把文章得细论。

一番好雨润桑麻,和气欢声十万家。


太守劝农才出郭,老农含哺竞随车。


土膏泽泽地宜稻,云物阴阴天养花。

前朝折戟尚沙沈,志士私忧意向深。


谋国未须先问陈,平戎要且务攻心。


衣冠旧老知谁在,禾黍遗宫尚可寻。

博物曾经辨实沈,论兵更觉用功深。


九阍未进六奇计,万卷空催一寸心。


流水高山谁复会,寒松春柳解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