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薄有盐醯胹竹孙,夜寒城郭似荒村。
远更已觉逾三鼓,独酌无聊罄一樽。
此道粗闻元自少,众人欲杀幸犹存。
五朝遗老四专城,年号凡经十四更。
八帙即今逾少壮,七人从昔冠耆英。
冻窗映雪能坚坐,泥屐看山只步行。
茂密逾千树,深幽仅一家。
新蝉初蜕壳,稚菊始分桠。
润气青阴石,晴光白湿沙。
年才逾壮早相知,北骑南船几别离。
二老皆邻八旬寿,一生谁赋万篇诗。
特承枉顾元无说,获侍同行识者谁。
画闻与画见,巧拙不同科。
譬如未入蜀,想像图岷峨。
可以欺他人,不可欺东坡。
真人古不死,变形能登天。
圣人乃其亚,在宥亦长年。
尧舜寿逾百,犹若腒腊然。
共道归何晚,犹能喜欲狂。
幼儿初拜揖,痴女仅梳妆。
有笔修花谱,无钱辟草堂。
长至前逾一月晴,忽然细细雨无声。
中宵变作今□□,□得楼头鼓角清。
果熟携竿扑,禽鸣挟弹窥。
自怜多病叟,无奈近邻儿。
排闼宁容锁,逾垣更问篱。
乳窦峰前路不穷,穿林逾岭浙江通。
紫阳山雨钓台月,消得潮头几信风。
自知酒量防逾矩,敢诧诗才妙斫轮。
古圣贤心得丝许,虽非尼扁异愚民。
客心何日渡桑干,琐琐良难雨更难。
途潦家家逾户限,檐声夜夜过更阑。
归舟屡阻千滩涨,暑簟频惊五月寒。
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
试以物情观燕垒,可无心事寄菟裘。
砚何堪办三钱水,竹岂能逾十稔楼。
腊月廿九日,丁亥之岁除。
朝发句容县,寒空晴色初。
初晴信可喜,泥深犹尺馀。
九年三见,昔疏未亲。
一日三见,今也何频。
有来者马,于霅之滨。
赵子昂书今第一,竹友二字大逾尺。
结交此君者为谁,松江其家吾未识。
想见仿佛如渭川,千亩比封环乃宅。
逾月黄梅雨,河流屡溢涯。
蚁宫危智伯,萤烛困栾巴。
忽喜迎初日,犹嫌见早霞。
年逾弱冠唱枫宸,海内文章第一人。
孰谓国家无厄运,从来天地有忠臣。
此声不朽垂千古,今岁犹存仅七旬。
奕品深参古烂柯,笔踪傍出旧临河。
诗成不觉千篇易,书读曾逾万卷多。
壮士玉关汗血马,美人南国采莲歌。
班春逾半月,献岁换新正。
马动人声喜,星明晓意晴。
寒袪和气胜,病愈老身轻。
新年雨雪频,五戊又逾旬。
寒更过于腊,晴犹不似春。
燕喑甘再蛰,花瘦黯无神。
泥污后土逾月馀,四月雨至五月初。
七日七夜复不止,钱王旧城市无米。
城中之民不饥死,亦恐城外盗贼起。
饭颗山头老面瘦,沉香亭北醉颜醒。
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
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
歌鼓犹闻治世音,逃喧爱寂自沉吟。
九衢翠钿春□□,一室青灯夜独深。
岂不冻云开霁月,其如老眼异童心。
良苗所至已沉没,寄语云师盍少休。
暮境岂堪逢岁恶,腐儒可但为身忧。
败墙蛇出频穿户,湿柱蜗升欲上楼。
风灯雪屋话艰难,各喜诗成咳唾间。
早幸渊骞同阙里,终当园季隐商山。
草玄执戟空投阁,枕面参军善闭关。
世变茫茫不可期,珊瑚作婢捣黄糜。
八千里有假附子,二十年无生荔枝。
司马梦迷苏小小,屏山诗痛李师师。
刘郎异种出天台,雪里夭夭解早开。
邻舍觅花聊折送,只应遥认是红梅。
忆昨与君同榻时,奇温叠重狨豹皮。
醉卧呕吐污茵帐,君不诮责予不知。
一从建康出城去,七里八冈泥涉路。
万卷芸香拥燕居,客来谈论汹淮湖。
精言琴律根前辈,朗诵诗篇压老夫。
胥谓买邻迁爽垲,只今负郭欠膏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