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内翰执事: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
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
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

南丰冢木已萧萧,犹有门人守一瓢。


文彩自应传壶奥,典刑犹可想风标。


纷纷但见侏儒饱,寂寂谁歌隐士招。

羡人得志能如虎,笑我乏才粗效鸡。


伫看天兵旋北阙,从今不用玉关泥。

不见高欢六镇兵,一身去国羽毛轻。


平生大志浑无著,落日荒荒夹马营。

杜鹃声苦,叫得春如客。
相思美人天外,十日鱼书歇。
险说渔阳揭鼓,踢到鹦洲色。

电阙驱神骏,铁棰起痴蛟。
木鸣山裂盛夏,白昼野魖号。
急上瑶庭深处,为问龙君何怒,抉破古天河。

老去坐来睡重,病多吟得诗悭。
有时忽自拍阑干。
一点心随天远。

吴伟之画工奇荡,此幅潦草笔力鬯。
周君嗜好特众殊,宝之不减锦屏障。
清晨示我长安庐,指点云雾生江湖。
空山带荒溪,小窗语寒灯。
寂历岁云徂,醒眼犹拊膺。
访友得幽伴,无人醉闲僧。
顺流无风江更急,岁暮归人浩难絷。
所思只隔江上村,乱树参差不容入。
忆昨扁舟溯云梦,触热千里能相送。
前辈终身知学植,今人得意讳师门。
如新几帖英公字,可但吾家礼数尊。
万事峥嵘不自由,年来书信最绸缪。
雁飞玉塞无多地,人望神都正倚楼。
只恐边风多浩荡,故令音驿每迟留。
春渚曾先雁北征,旅途归翼早长鸣。
书来塞上逢霜信,客在天涯对月明。
长俟河清怜赵壹,漫嗟兰馥怨张衡。
片帆稳送扁舟去。
又还踏、江湖路。
回首京城旧游处。
何处笙箫起半空,满山斜日动蛟龙。
老僧无语凭栏久,过尽白云千万重。
月色泉声境自真,有身终不惹埃尘。
山中受用只如此,住者知为澹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