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到扬州四五年,凌风台观尚依然。
天晴锦树开千叶,雨过琼花耀八仙。
杜牧愁来春寂寂,何郎老去月娟娟。
沧海枯来失夜光,泰山走去误朝阳。
可怜憔悴苍颜客,曾是呻吟黄卷郎。
日午步屧去,行循北涧浔。
解衣因坐久,对此嘉树林。
虽无薰风至,微凉满芳阴。
曾卧邻家瓮底来,醒时何似醉时佳。
行藏敢道慕嘉遁,疏懒不妨同打乖。
绿竹丛中拉嵇阮,碧桃开处拍洪崖。
不枕邯郸祇曲肱,短帘疏雨梦魂清。
鸿毛身外谁荣辱,蜗角人间自战争。
心了古今惟邵子,眼空天地是庄生。
白发䰐鬖不自嗟,青云推毂仗谁家。
真成潦倒冯郎署,须谢揶揄邓仲华。
书崇不禁思厌胜,糟邱或可寄生涯。
一时桥梓羡谁家,次第清朝拜宠嘉。
勇退自欣棋结局,晋褒人讶锦添花。
华封往事留三祝,王母新来献九霞。
不从金鼎炼丹砂,自比贞松历岁华。
仙鹤日长窥染顶,蟠桃春近看开花。
人间五福真如海,膝下诸郎欲拜麻。
颜乐箪瓢孔饭蔬,先生休叹食无鱼。
小兵知我须招客,市上今晨报有猪。
几曲西园路,幽深隐岁华。
偶乘安道兴,直过辟疆家。
畦脉争分溜,丛名各记花。
伊濑鸣秋麓,香楼隔雨溪。
天形林罅出,山脊雾中迷。
岸峻灵龛密,沙平野路低。
国风千载务重华,须逐浮云背若耶。
无地可归堪种玉,有天教上且乘槎。
白纶巾卸苏门月,红锦衣裁御苑花。
金鼎光辉照雪袍,雒阳春梦忆波涛。
尘埃满眼人情异,风雨前程马足劳。
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
映雪工夫久已无,引锥自刺一何愚。
青灯一盏书狼藉,画作金陵瞌睡图。
忽传春信到天边,犹见河山积雪连。
赏节已开钤阁燕,怀人休棹剡溪船。
词翻彩笔倾三峡,酒泛瑶杯吸百川。
王式当年本不来,那堪岁晚犯尘埃。
淮分南北谁为梗,路适东西意自哀。
锦缆千艘分玉帛,冰河万处碎琼瑰。
吏擎双印出,便觉此身轻。
物我忘恩怨,渔樵寄姓名。
笛声黄犊背,诗兴白鸥盟。
恨未澄清尽,孤踪己不安。
缪悠臣罪大,感激上恩宽。
乡国三千里,人心百八盘。
故山有路去无从,灯火关心梦不通。
浪走红尘真自笑,旧游白社竟谁同。
胸中好贮千岩秀,眼底徐观万马空。
盛名不易居,直道我所遵。
虽枉嘉遁志,未渝白圭言。
罢钓出沧海,迥帆溯江濆。
尚想南归始,簪花出禁闱。
尘沙迷故步,桃李借馀辉。
有日酬天造,终身返布衣。
默守知存道,清言不废儒。
身方同木石,名已在江湖。
此士须前席,何人属后车?
唯应耕钓者,缥缈识霞裾。
布褐衣轻景渐和,小晴溪日已盈蓑。
行吟南坞春犹远,坐曝茅薝兴独多。
冷莫侯门夸炙手,暖须民杵叹无梭。
城云漏日晓窗和,笑脱寻梅带雪蓑。
拨瓮香浮新酒熟,倚门情恋故游多。
诗为鼓吹鸟为和,花作机丝蝶作梭。
数亩荒田不解耕,老年场屋又无成。
更堪风雨飘摇甚,告放渠侬与养生。
踏尽红尘挹翠峦,江湖清梦入雕鞍。
蒙蒙薄雾浑疑雨,恻恻疏风不是寒。
野菊频催花事早,老枫初试叶声乾。
晓色窥林半淡浓,乱鸦飞去水漫空。
山横孤雾残霞外,秋在微云疏雨中。
官事却能成胜赏,诗坛端可策新功。
墙根蟋蟀鸣不休,夜宿学省高梧秋。
昏灯钉壁照孤坐,悲风搅肠生百忧。
久从尘事非我意,直有烂醉为身谋。
朔风吹庭树,寒雨集杨园。
此时怀故旧,悽怆不可言。
忆向吴门道,挟书访遗老。
午窗聊自检残书,柳外莺声一起予。
岂谓高阳凋落半,却缘刘白往来疏。
闲于酒德还思颂,老觉诗魔尚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