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且从湖上说宣南,别后能为数日谭。


汝已杨花伤逝水,我才秋梦了优昙。


两人结习今俱尽,一世沉冥孰更堪。

闲来竹石写幽襟,不独工诗意可寻。


投分自然孤孽好,去藏何止往回深。


寄题北信经三载,客倦南归始一吟。

认将爱恋为生死,换取悲欢入性情。


余迹不堪惟翰墨,一篇还略省生平。


只怜病独同时瘁,剩欲忧能积日盈。

浮云终日随游子,南北东西各一天。


供眼江山同脉脉,看人刍狗复年年。


寻常况状吾犹昔,寥落朋侪地亦偏。

劳劳万态趋今夕,独遣吾徒付醉吟。


去日暗惊磨镜老,看人多学画眉深。


灯前风物花先放,楼外春寒夜已沉。

十载相逢一辴然,德星遥报聚群贤。


谁愁白发三千丈,自信浮槎八月天。


诗到豪来轻纵手,酒从乐处浪呼拳。

发白颜酡气浩然,诗才可并古名贤。


各家机轴千章锦,万顷波涛一色天。


桃李无言终寂寂,女萝关我独拳拳。

摆脱尘嚣独洒然,风流儒雅总称贤。


冰壶今古深涵海,月胁云霞巧夺天。


秋漾水肥鱼带子,春催山暖蕨开拳。

西园不断白云封,地僻惟留鹿豕踪。


忆汝拂衣辞苜蓿,愿言税驾馆芙蓉。


乘飙欲出三千界,柱杖还同四百峰。

林空昼永枕书眠,写叶飞来自木天。


好我每贻池草句,怀人时咏木桃篇。


相期共拾朱明月,莫忘同栖碧海烟。

气求声应自相亲,绝世交情出世人。


共爱一生□海气,不沾半点古今尘。


乘秋已办登山屐,看菊须寻漉酒巾。

远道长驱泥滑滑,严装倦客马萧萧。


谁家短笛递悲咽,半壁寒灯照寂寥。


怅望云山迷故国,不妨风雨妒今宵。

佳晨喜值菊花香,我亦扶筇庆寿觞。


闻执铁鞭驱石马,想同王母醉琼浆。


浮生嘉会真难得,百岁流光只是忙。

秋色平分月正高,故人千里只神交。


苍龙矫矫飞层汉,病鹤依依守旧巢。


霜刃若怜无用剑,璠桃羞见昔花袍。

睡熟松阴下,风敲午梦清。


日高花影董,茶薄鹤声停。


天地难逃懒,纷华念亦轻。

山斋微雨送新凉,老倦抛书梦正长。


柳外忽惊人系马,花间喜见蝶寻香。


斯文骨肉无今古,世变江河有异常。

拨破浮空万里云,光芒星斗见天文。


春风何幸来明道,妙墨常怀索右军。


吊汨有词悲楚客,采芹无路献明君。

宜春台下放行舟,酌别多君谩习酬。


三叠阳关歌浩浩,一溪杨柳水悠悠。


君期奋迹三层浪,我仰齐云百尺楼。

老大乾坤理在人,人从何处认天真。


梧桐杨柳看时景,月窟天根辨主宾。


六位莫非三极道,无端都是一丸春。

迩来仰止乙山峰,瑞气腾腾接太空。


百里弦歌嘉会里,一方民物泰和中。


楼台散彩家家月,杨柳留人处处风。

鼕鼕鼓响西塘柳,晓日光天浸碧寒。


红脸上公酣寿酒,白头惭我老儒冠。


蓬飘每恨多沉滞,彩舞常怀共乐欢。

麻桑废却别鸥凫,远路尘游客骑孤。


花槛绕观晴戏蝶,月楼登听夜栖乌。


槎浮老我怜漂梗,雾隐还君独据梧。

翠微深处翠微宫,避暑当年说太宗。


吊古不须增感慨,凭高聊复得从容。


千章古木苍烟合,数尺残碑碧藓封。

巨灵伸臂向洪崖,云际分明一掌开。


捧出海天红日近,挽将蓬岛列山来。


翠光闪烁萦朱草,玉笋联翩绣绿苔。

小队从容晓出城,喜蒙优诏浴华清。


灵源有性藏真火,暖气溶春咽凤笙。


岂独纤埃随处尽,直教沈疾顿然轻。

万里昆明未即功,方池凿象练兵戎。


女牛跨汉东西隔,旗鼓连营远近同。


巨舰初移云作阵,石鲸如动水生风。

孙吴佛老谩须评,易道深研见理明。


学术有心期圣代,井田无计到苍生。


两铭文字仪刑地,一瓣春秋报享情。

扶风家世汉通儒,不重椒房重道腴。


庐郑久从高弟列,严敦敢望后尘无。


春围绛帐人如玉,月满荒台树有乌。

火宅莲华露特寒,比来禅味憺忘餐。


净名复有称摩诘,凿齿非徒对道安。


物论已齐庄马喻,经文重把鲁鱼看。

十年冀北淹尘迹,万里瓯东忆故乡。


春树笼云音信远,圜扉扃月梦魂长。


旧时亲友多应少,负郭湖田半已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