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半夜丝簧纷养耳,舞袖香风散沉水。


高堂嬉笑坐生春,不诵式微惊游子。


孟公投辖虽知人,故乡千里儿曹嗔。

人生相值梗萍耳,无酒投钱亦饮水。


况公家世足风流,封胡羯末又贤子。


匹马来寻物外人,坐上无毡寒不嗔。

号寒啼饥自聒耳,火中莲花那著水。


超然不复顾尘寰,空色两冥舍利子。


冠巾贾岛齿平人,当时仅免退之嗔。

山头枯木半生耳,山下琉璃剪碧水。


登山临水两超然,刻烛千篇对夫子。


我生也是不羁人,白眼望天人共嗔。

汗血神驹卓锥耳,去似苍崖决积水。


据鞍年少笑西征,神仙中人梅氏子。


平生胸抱不由人,点额再归曾未嗔。

万窍于喁风割耳,梅影横斜耿烟水。


杀鸡为黍政追随,七峰共作隐君子。


忽举阳关饯行人,去去莫愁官长嗔。

八斗一倾聊热耳,开匣时观三尺水。


指天喝月使倒行,扬波直欲斩蛟子。


安得知音吾党人,相看青眼不余嗔。

世上纷华蚁穴耳,东流不作西归水。


号寒那用学孟郊,捉月要须追李子。


一樽忽尔逢故人,高谈往往鬼神嗔。

门前如市不入耳,忘言隐几心如水。


纷华时逐长安儿,清爽何似毛锥子。


我虽事业未如人,天公不等吾弗嗔。

人生要在行乐耳,四化相磨逝流水。


溪山佳处饱遨游,莫为膻荤亲俗子。


解龟谁顾谪仙人,玉局题墙亦遭嗔。

万物纷纷一马耳,百川不同均一水。


不将彼是作殊观,坐使须弥纳芥子。


李白高视空无人,审言更作牙官嗔。

恶声不入伯夷耳,严陵拂袖钓寒水。

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火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可嗔。

昔年怨声常满耳,纷纷女巫未沉水。


天教我侯慰远人,坐令盗贼化君子。


期年仁政遍人人,抚之如子不须嗔。

阳复朋来七日耳,黎明当动有泉水。


阴阴寒谷未生春,天闵斯民如赤子。


遂因天下生奇人,俾歌襦裤无怨嗔。

律管才吹九寸耳,帝遣玄冥下司水。


天度稍多百四十,爱日差长斗建子。


已剥群阴驱小人,四海熙熙语复嗔。

忘心政须曲糵耳,醉仙如吸百川水。


男儿不复问圣贤,杯酒力辞真竖子。


我侯度量压千人,不满金钟却怒嗔。

三吴恶少飞绿耳,杀人如麻壅流水。


馀风往往到七闽,鱼烂鸟惊父离子。


纷然回顾作流人,我侯正色聊一嗔。

眼中儒生聊尔耳,仅免春闱饮墨水。


可怜四海万青衿,却愧建安六七子。


谁似丘侯独可人,日无千篇即怒嗔。

李白尝言人有耳,不当径洗颍川水。


男儿出处自有时,何须锐意楚狂子。


公今无意世间人,北山有灵定不嗔。

引领门墙数舍耳,剑之水源自樵水。


裹粮问道嗟未能,参前倚衡见夫子。


自笑昔为尘土人,春狂时逐卖符嗔。

四海纷纷筝笛耳,谁识子期志流水。


韵高调古自难酬,得意政须副墨子。


我公声价第一人,积薪居上笑不嗔。

仕途例皆谄笑耳,随盘方圆无定水。


前年天子思奇才,霜台曾擢古君子。


泛观中外傥非人,发上冲冠聊一嗔。

世上区区蝇狗耳,不复解缨濯清水。


只知贪雀不留珠,可怜认贼翻为子。


珍重谢公天下人,冷居林泉曾不嗔。

穷居如将豆塞耳,一泓自足牛蹄水。


那知邻境有人豪,笑观造化但儿子。


笔端万字惊倒人,春色秋风随喜嗔。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


忽开玉轴见奇文,光怪摩空乱眸子。


太傅江左风流人,灵运在家元不嗔。

髫龄回首雁行连,已度星霜三十年。


爱日高堂随杖履,闲愁时事过云烟。


仁山智水心同乐,秋实春华笔妙传。

重桂堂前桂荫连,孰经趋对溯髫年。


此身赖得之无识,累世犹赢清白传。


讵料箕裘湮手泽,况经乡里扰烽烟。

立身诚意两操持,甘苦从教心自知。


切磋他山资好友,追随鲁殿得吾师。


半生书剑嗟无用,卅载功名愧已迟。

生离死别每神伤,寥落年来不自遑。


未起严敦惭马诫,欲联轼辙怅苏床。


高情无复披求借,破砚长教懔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