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却说李、郭二贼欲弑献帝。
张济、樊稠谏曰:“不可。
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

却说那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
当下李儒扶起董卓,至书院中坐定,卓曰:“汝为何来此?”儒曰:“儒适至府门,知太师怒入后园,寻问吕布。
因急走来,正遇吕布奔走,云:‘太师杀我!’儒慌赶入园中劝解,不意误撞恩相。

却说蒯良曰:“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
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
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

却说孙坚被刘表围住,亏得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死救得脱,折兵大半,夺路引兵回江东。
自此孙坚与刘表结怨。


且说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

却说张飞拍马赶到关下,关上矢石如雨,不得进而回。
八路诸侯,同请玄德、关、张贺功,使人去袁绍寨中报捷。
绍遂移檄孙坚,令其进兵。

却说陈宫临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
不若弃而他往。
”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

且说董卓欲杀袁绍,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杀。
”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冀州去了。
卓谓太傅袁隗曰:“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

且说曹操当日对何进曰:“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
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
吾料其必败也。

且说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官拜河东太守,自来骄傲。
当日怠慢了玄德,张飞性发,便欲杀之。
玄德与关公急止之曰;“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飞曰:“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玄德曰:“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同流必合污,末路安可避。


君不徇虚名,臣食得空器。

天命虽吾在,逡巡廿五年。


犹闻颁九锡,君岂缀旒然。

不仁与不孝,异等皆遮罗。


新宣崇礼让,礼让奈公何。

独抱汉官耻,新恩宠莫跻。


何如题墓道,犹爱故征西。

万事皆鸡肋,还悲去日多。


芳樽荐野葛,风味妙如何。

冬猎秋读书,初意何俊旷。


可笑群儿愚,踞君炉火上。

来时正伏魄,窈窕魏宫娥。


凄绝分香语,空悲更事多。

余尝集才子书者六,其目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
已谬加评订,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
近又取《三国志》读之,见其据实指陈,非属臆造,堪与经史相表里。

家乘桑盖瑞,国富卧龙才。


汉水神晖彻,灵图密命开。


横天嘉气应,继日景云来。

许昌功未逞,江表地初平。


汉帝居非远,吴侯志欲迎。


壮图虽未遂,嘉虑实惟精。

白马当涂兆,黄家得岁兴。


金符威既重,玉版事堪凭。


汉火承前运,谯龙合旧徵。

独夜一卷史,上寻千岁间。


咄嗟兴废更,俯仰朝市迁。


古人病无闻,愚智矜后先。

谷口之孙材刃铦,如针处囊立见尖。


平生苦心在坟索,入月犹未高骑蟾。


若嫌寿史六十五,论次未必三长兼。

曹刘有志混华戎,无奈吴儿两炬红。


赤壁焰烧云梦泽,夷陵光照永安宫。


人间自此鼎三足,天上无由日再中。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


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

王表闻声莫见身,吴中敬事甚君亲。


是知邦国将亡灭,不听人臣听鬼神。

吴宫季主恣骄奢,移尽江南百媚花。


一旦狂风江上起,花随风散落谁家。

万峰如剑载前来,危阁横空信险哉。


对此玄休长叹息,方知刘禅是庸才。

一家区宇忽三分,龌龊车书曷足论。


定有伊姜为佐辅,忍教鸿雁各乾坤。

豫州军败信途穷,徐庶推能荐卧龙。


不是卑词三访谒,谁令玄德主巴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