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陶生画菊石,老草有笔力。
此石与此菊,今为序公得。


两株徙倚石根前,古石苔藓屈连钱。

中秋镜阁临,向晚过西林。


月自湖间动,鹊翻袛树深。


静宜钟磬发,寒更塔廊阴。

塔日微微堕,禅居隐隐凉。


轩开惟有竹,坐定始闻香。


万古风尘地,三生水月乡。

扣门衲子诵诗声,双脚行缠拄杖轻。


何处参同得消息,便能作句吐新清。


高僧着意游湖海,逐客从谁匿姓名。

两刹崚嶒隐翠岑,却担拄杖出烟林。


来时饱吃东禅饭,归去泥添古佛金。


绝岭松篁青玉瘦,上方渔鼓白云深。

一别湘山今几载,盗贼纵横尔犹在。


北来铁马猎夷门,金错旗竿绕湖海。


怜我避乱荒村中,杖锡穿云穷崔嵬。

寺倚村南涧水开,终年行脚看山回。


卢仝欲洗尘埃渴,入寺却愁曦未来。

学诗真似学参禅,水在瓶中月在天。


夜半鸣钟惊大众,斩新得句忽成篇。

震林狮子非凡兽,脱网鲤鱼真衲僧。


宿垢消磨应已尽,竿头海底任横行。

牵瘵闭幽栖,学诵阙章句。


荡寐艳阳辰,桃柳乱红翠。


佳人移京口,调笑蔼嘉会。

吴江水好吴岫灵,吴人晰白神气清。


当须比屋皆佳器,奈何傥有名公卿。


究观是事见藏伏,例学浮图超死生。

填填车马走沙尘,中有伊人离俗氛。


千里不逢京下信,五年虚断海边魂。


何穷世事秋林叶,自在心灵晚岫云。

名品参差十数窠,商船千里任风波。


土花分破根株小,春色随来意气多。


欲种更看移树法,将开须与傍栏歌。

封培剪剥夺天工,栏下长年见万红。


投老暗知心力少,自开还落信春风。

青林蔼蔼日晖晖,薄晚凉生暑气微。


湖上清风如可载,画船十只不空归。

曾乘春饮绕花畦,花底馀香入燕泥。


剪处佳人传烛下,归时明月到云西。


重来草树惊秋色,零落交朋感旧题。

八月吴天觉早凉,翠丛初拆碎朱房。


繁枝欲卧不胜力,落片将飞犹是香。


西阁二年临昼梦,金刀一夕掩春芳。

禅客诗家见,凝寒忽告还。


分题回谏笔,留偈在商关。


盘径缘高雪,闲房在半山。

上人今去白蘋洲,霅水苕溪我旧游。


夜雨暗江渔火出,夕阳沈浦雁花收。


闲听别鸟啼红树,醉看归僧棹碧流。

昔诵梁苑赋,雪山峙西方。


兹峰一何高,玉影发夜光。


演公禅门秀,法海一苇航。

真僧寄人间,云影落大地。


倏来无本行,暂止宁有意。


尝览物外史,觉士吾所钦。

海色涵天碧,金波湛玉壶。


山河同影幻,上下合空无。


圆觉名方定,真如道岂殊。

寂寂荒庭落叶堆,与谁重上远公台。


青山不解留人住,立尽秋风曦未来。

清晨相访立门前,麻履方袍一少年。


懒读经文求作佛,愿攻诗句觅升仙。


芳春山影花连寺,独夜潮声月满船。

水石随缘岂计程,东吴相遇别西京。


夜禅月下袈裟湿,晓上山巅锡杖鸣。


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衰病近来行少力,光公乞我百龄藤。


闲来杖此向何处,过水缘山只访僧。

客来初夜里,药酒自开封。


老渐多归思,贫惟长病容。


苦寒灯焰细,近晓鼓声重。

道同无宿约,三伏自从容。


窗豁山侵座,扇摇风下松。


客吟多绕竹,僧饭只凭钟。

九衢难会宿,况复是寒天。


朝客清贫老,林僧默悟禅。


眠迟消漏水,吟苦堕寒涎。

寥寥听不尽,孤磬与疏钟。


烦恼师长别,清凉我暂逢。


蚁行经古藓,鹤毳落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