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匡庐镜影落鄱湖,照见禅心澹若无。


波上一杯才问渡,云间五老已相呼。


白莲净社空闻梵,红杏仙家剩几株。

万山深处听流泉,古寺逢僧结净缘。


折苇已从江北渡,浮杯欲问岭南禅。


松花糁玉传香饭,蕙帐留云伴独眠。

几番风雨罢登临,弹指流年折寸心。


试验残春才一刻,始知往夜值千金。


紫骝自喜嘶青草,黄鸟时闻啭绿阴。

香国阑珊可奈何,留僧击钵且高歌。


闲心暗结连绵雨,往事空随浩荡波。


怅望东君同过客,谁回西日更挥戈?


凭栏细向花神语,好解红绡赠芰荷。

流水无情日向东,吹残二十四翻风。


莺慵燕懒闲园里,绿暗红稀细雨中。


去去春光飘野马,萧萧老鬓卷征蓬。

幽轩坐叹春归去,杜宇声声又暗催。


红雨漫随今日歇,青皇应待隔年回。


绮罗触热新裁葛,帘幕迎薰好上台。

征歌邀皓魄,已奏紫云回。


怅望层阴合,俄闻暮雨来。


银灯吹湿暗,金电划光开。

新月清如洗,晴光散积阴。


楼台非色界,天地豁虚襟。


轻露调云液,和风泛玉琴。

定公庭内竹,雨后色逾新。


细韵兼僧梵,凉阴助酒神。


修纤摇翠羽,潇洒辟红尘。

斌公禅林秀,前身海潭龙。


明珠濯清水,本性长玲珑。


少事大虚老,空门初发蒙。

未觉光风转朔云,深窗乍见意增新。

欲先楚客传清些,未放江梅占早春。

自许幽香传窈窕,更烦白足下嶙峋。

华鲸吼雨晓声长,诗罢萧闲百步廊。


倚暖花梢清有思,傲霜菊蕊冷犹香。


好闲懒瓒聊煨芋,不病维摩尚倚床。

我初游赤城,松竹空函丈。


师时奉诸佛,略不乏供养。


兹游再见之,谈笑益夷旷。

春入闽溪草木香,灵芽一夕一丝长。


上人自是春风手,分与闲人齿颊芳。

华顶峰头空侍者,家在全闽九峰下。


后山妙香今始闻,西江一口元非假。


可但枯木已阳艳,更喜淮碑仍续雅。

旧住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


弥天曾共习凿齿,入洛因寻陆士龙。


寒烛伴吟经腊雪,雨花开讲过晨钟。

片席然犀经水府,几程登陆望霞标。


吟情晚日繁云合,归路秋风密叶凋。


行道六时庐岳漏,浮杯千里浙江潮。

五蕴已空诸漏尽,冢间行道十年馀。


吟成南国碧云句,读遍西方贝叶书。


清论弥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

双阙重城到几回,两游千里忽浮杯。


黟江春水浅深绿,庐岳夏莲倾倒开。


谢守同翻贝叶字,汤师独占碧云才。

一径雨苔深,新居雅称心。


天花飘昼讲,池草伴春吟。


施食山禽下,题门野客寻。

九山多胜概,此地一丛林。


石路循清涧,茅堂枕碧岑。


野狐来听法,游衲问安心。

定起忽闻风雨生,危枝只恐鹤巢倾。


苍虬鼓鬣嘘天籁,翠浪掀空送海声。


一派笙簧秋淅沥,千官环佩玉琮琤。

雪留十日未都消,画閤娱情遣寂寥。


茶敌睡魔浮玉乳,酒烘吟脸晕红潮。


雕盘异馔明妆捧,宝鼎沉香烈火烧。

匡床燕坐坎离交,冰缀霜髭口欲胶。


暖老正宜丝作毯,逸居那敢树为巢。


饥禽战羽时僵仆,猛虎摩牙夜噭哮。

绿溪野径僻通村,百尺梧桐翠长孙。


海色曙凝生白室,香云晴护牧闲园。


额辉郡乘招提古,名重乡评行业尊。

上人远自海东来,为爱青松到处栽。


花落石床闲不扫,声和天籁定初回。


折将席上为谈柄,留向山中具法材。

花惟薝卜树旃檀,地位清高眼界宽。


云彩半分冰鉴碧,天光倒浸露壶寒。


静凭曲槛湔凡趣,宴坐曾轩习止观。

万顷平湖枕越城,短篷如在画图行。


波浮霜鉴金辉莹,山拥冰壶玉气清。


翡翠兰苕酣净绿,天光云影照空明。

开士传来竺国灯,蓦然悟道在闻声。


鲸音宝梵岩花落,垆篆蒲团海月生。


静扫六尘无染著,要观一性本圆明。

若木枝头耀烛龙,寅宾先与最高峰。


光明遍照三千界,楼阁宏开第一重。


举目心徵香水海,至诚膜礼紫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