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寂莫探武陵,原喧莫游玄都观。
武陵渔翁不再入,玄都道士倏凋散。


谁能衷此喧寂间,大隐小隐居其半。

仙人至东海,遗此瑶台核。


谁云下土薄,种之不遽植。


二月三月来,千枝万枝拆。

日余困薖轴,上书方乞骸。


感君缠绵意,报君缱绻怀。


北风荡征尘,昼暝十二街。

三吴昔沴疠,原野何葳蕤。


灵雨从北来,为我日夜滋。


破块将作膏,润枯将作荑。

昔读招隐篇,白云栖桂树。


矫首望白云,吾亲在其处。


是以夕上书,朝即挂冠去。

儿童竹马汉江边,不数铜鞮拍手年。


但是征南书负癖,还应大理棹登仙。


青编倡雪犹存郢,白简雄风已到燕。

一疏明光有大邦,雄开幕府拥旌幢。


前茅曙色通秦岭,后吹春声叠汉江。


萧相规成元画一,羊公名在雅无双。

北堂多媚日,西垄有悲风。


忽睹青鸾诰,双飞下紫宫。


荣枯人理别,生死帝恩同。

逸兴黄堂上,高情碧海涯。


勋庸留社稷,寤寐落烟霞。


八邑声同著,三朝望正遐。

岂为东方戟,沾沾旧草堂。


风流传蜀郡,政绩重淮阳。


海岳闲情远,云天健翮翔。

幕府秋笳起,随风度海濆。


哀音摇落日,逸响度寒云。


断续边鸿羽,飞扬塞马群。

何处拈长笛,飞声弄月明。


梅花千万树,一夜落江城。


隔座桓伊思,登楼越石情。

把酒高城望,春光正暮天。


落红深小径,新绿涨平田。


粉翅迷蝴蝶,芳心泣杜鹃。

复道春风起,黄鹂昼满林。


间关流叶底,睍睆出花阴。


绮陌传金缕,纱窗和玉琴。

静夜胡床坐,遥瞻万里还。


清光流北极,爽气动西山。


鹤羽思仙迹,龙鳞忆圣颜。

碧槛抱朱楼,高凭动斗牛。


桑麻深远墅,禾黍匝平畴。


渤海仁风远,宣城惠绩流。

六洞神仙吏,三天侍从臣。


宣猷元借召,布德重生申。


卓荦倾流辈,飞扬迈等伦。

宇宙开鸿运,东南毓骏才。


华名悬八斗,秀色动三台。


磊落贤豪契,纵横哲匠来。

洞口君携赤玉虬,湖堤余跃紫骅骝。


四愁明月歌平子,八咏寥天问隐侯。


上苑雕龙群彦绝,中原逐鹿几人留。

片月燕台万户悬,芳尊何地不留连。


飞扬碣石论交夜,潦倒临邛作客年。


大邑桐阴流廨宇,重湖花色媚楼船。

黄金台下赋河梁,两见栽花越峤傍。


舄化双凫离瀫水,琴携一鹤度钱塘。


雄谈自许千秋合,痛饮那能十日忘。

萱花遥望北堂悬,一疏陈情四海传。


绣斧声名红日下,斑衣魂梦白云前。


埋轮未促燕中驾,鼓柁聊移霅上船。

突兀高牙镇海涛,衡门犹恋旧绨袍。


千秋烈日扶肝胆,五夜飞霜袭鬓毛。


报主共知心计竭,思亲谁识梦魂劳。

江风无赖木兰桡,济上逢君兴独饶。


一代循良垂琬琰,千秋词赋勒琼瑶。


参天松色秦封近,际海棠阴越甸遥。

朱旗曾闪越城头,渤海重看政绩留。


南国双龙飞电彩,东方千骑擅风流。


嵯峨杰搆灵光殿,缥缈危梯太白楼。

虎将亲提十万师,功成频奏乞归词。


宁知巧贝生文锦,不信明珠溷素丝。


上将且开黄菊宴,游人先到赤松祠。

华夏勋名二十秋,大臣风节迥难俦。


扶天历捧三朝日,凿地频安四海流。


九塞飞刍停帝阙,八方轮粟涌神州。

崛起东南见伟人,行藏咫尺动星辰。


丹心自许乾坤业,白首谁称社稷臣。


拥传百川劳灌注,持筹万国待经纶。

极目孤云大海平,夕阳千里共含情。


关前一雁凌秋起,匣底双龙绕夜鸣。


中散形骸元傲世,婕妤容色岂倾城。

落魄风尘几岁年,凌云豪气自翩翩。


持竿欲挂珊瑚树,挟瑟重登玳瑁筵。


吏部声华唐阙里,长卿词藻茂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