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茫茫沧海雨浮萍,多谢风波偶合并。


别后相寻不相见,风波依旧是无情。

桃源不可觅,结屋以巢云。


只此方丈内,便觉超人群。


秋晚篱槿秀,雨馀塘水浑。

我来淮水上,君已解归舟。


逆旅无长策,天涯总薄游。


早辞征路苦,先见故园秋。

得闲来访单绣使,上堂只逢双墨君。


小轩雨久长新树,近午风生驱宿云。


更策羸骖寻雪洞,偶看稚子摘池芹。

问路寻君径出城,过桥自得绕溪行。


小翻翠柳东风软,返射青山夕照明。


为就江鱼长供母,暂容沙鸟一寻盟。

病起江干一棹归,翩翩皂盖访鱼矶。


乌皮几在携家隐,白板门深见客稀。


沧海霜随旌外落,罗浮云傍舄边飞。

讵得倾程盖,空驰访戴心。


凿坏纡径远,移棹入村深。


郁水通珠浦,漓江下桂林。

蛟龙壁上有新诗,匡鼎归来一解颐。


门巷已甘车马绝,白云秋色见旌麾。

杖藜宁问路何之,应客山童午未炊。


不谓故人能枉驾,自怜犹愧子云奇。

谁言匡阜远,亦似石城西。


观主今何去,殷勤过虎溪。

听偈长干讲座间,君携斗酒问柴关。


曲高白雪歌谁和,兴尽青溪艇自还。


草市能寻江令宅,版桥应望谢家山。

公子能相访,主人方远游。


空惭开径待,不为看山留。


题凤门犹掩,笼鹅帖未酬。

昨夜风不雨,晨来雨乃甚。


将寒辄复燠,风以示之朕。


候变固有时,事先略已审。

僧院深无地,清幽慰客心。


众山同晚色,孤墅肃秋阴。


托兴诗频赋,论情酒罢斟。

此日寻君竟不逢,闲行直到最高峰。


归时已是斜阳后,惆怅荒山寺里钟。

日日松间过□□,诗成忽在水云西。


何人夜榻愁听雨,无数春船倒上溪。


燕笋出时斑豹美,凤花开处杜鹃啼。

君从北极还,我别南天去。
江路相期借问君,月暝烟深不知处。


钟鼎诚足慕,山林亦可栖。

紫极朝归谢往还,新篇落笔烂彪斑。


乌藤拈起都闲事,且看西湖处处山。

一舸初从帝所还,彩衣照日眩斓斑。


今君已出云天近,我尚无钱可买山。

眼前风景似襄阳,松柏参天竹满岗。


鶗鴂一声春欲去,雨催新杏渐娇黄。

三年漂泊老荆州,重过淮安旧驿楼。


地上谪仙天上去,故来萧寺想风流。

数间茅屋柳成阴,中有幽人抱一琴。


欲访桃溪无觅处,桃溪更在白云深。

云淡风轻欲暮时,舣舟独载剡溪湄。


及门若遇戴安道,千古何人更有诗。

东归间道已浮杯,力疾遥迎日几回。
何处晚来成误认,风帘竹影月窗梅。
上客乘花候,城南问隐沦。
一遵芳草径,三过玉堂人。
耳热发兴城南游,欲雨不雨低云稠。
横空金蛇陟一截,崩雷双下西山头。
惊心振袖何所之,朅来胡生解人颐。
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
山村不见人,夕阳寒欲落。
寒食花枝插满头,长亭搔首晚悠悠。
灞陵老子无人识,别是天涯一段愁。
西风吹起一襟秋,遥度前村访子猷。
不见子猷空倚竹,此心犹为此君留。
我闻此地好吹埙,把酒船头已待温。
谁道北归鸿有序,偏逢南去雁销魂。
万家烟火重城锁,千里相思雪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