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


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代有尚书能识履,里多乔木总推林。


传来凤羽寻常物,别采龙唇大始音。


小语时时霏屑玉,新编字字比南金。

宫袍纷舞彩衣轻,婺突光连百里星。


已羡延年多秘箓,更看世业有韦经。

云璈清乐遍人天,小住桃花五百年。


画荻堂前多暇日,殷勤常注紫霞编。

桂树琼宫大十围,仙郎频折斗芳菲。


素娥有意供金母,灵药犹教满袖归。

龙沙旧谶岂空傅,膝下文星总列仙。


不用飞书向南岳,麻姑山水本相连。

虚廊纵目,又露湿晚秋,庭院如沐。
还见云根秀倚,雾绡凝绿。
西风不管青腰守,任吹开、万枝金粟。

谁衔鹫峰种,托根蔡氏堂。
勿夸郤林枝,未说燕山芳。
君看湘江上,千载留晶光。
剩引桂枝丛小山,鹜行姑去自馀闲。
人怀昆玉未当价,花与莱衣相映斑。
佳树非烟晓葱郁,幽泉不雨夜潺湲。
天龙楼阁迥无邻,玉斧修成月满轮。
受质岂无如郤者,触机还有姓黄人。
香通三昧惟心印,花散诸天尽法身。
隐矣君莫疑,闭关堪避諠。
不见东方子,陆沉金马门。
市上悬一壶,此是长房宅。
青雀飞不还,报书瑶池客。
手把楞伽读,悬灯伴僧宿。
夜闻风雨声,那知在深竹。
品泉如品士,清修良独难。
泉侧支茶炉,瑟瑟松涛寒。
明月生东海,万里飞烟彩。
我欲往拾之,清光在兰茝。
婆娑古松下,忆昔仙人家。
风从岱宗来,吹落秦时花。
二室接浮丘,东来渡淮水。
三花何处开,半在白云里。
我家八桂树,君家桂无数。
枕中鸿宝书,何如小山赋。
地主多招赏,花神故献奇。
林风吹旷莽,海月照涟漪。
秉烛因清夜,移樽傍曲池。
未约龙山饮,先攀桂树丛。
人俱白社客,地似碧云宫。
菊艳今应紫,桃花亦自红。
莫讶书斋小,其中天地宽。
毓成岐嶷粹,立取本原端。
掇拾童科易,恢弘道术难。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匽蹇布濩兮翠交流。
壑溪错互兮云崒霄,石戋戋兮溜鸣瑶。
鹤阴阴兮猿嗷嗷,攀援桂枝兮聊佳留。
古瓦颓垣迹已陈,孤猿别鹤自哀吟。
可怜丛桂烟芜没,惟有一池春水深。
秀木千章新过雨,寒山一带暮伤心。
君家外孙吾祖母,生长舅家晓图史。
平时教诲子与孙,深念昔人立门户。
因言仙李传芳远,外氏且从中允数。
乍遘冥景临,已惊玄发素。
岂伊蒲柳姿,犹忝金门步。
紫殿惭华缨,凄风洒官树。
了却尘嚣问大还,寒花清昼自闲闲。
苍颜不老霜前色,卧雪斋头亦小山。
惜别春吟少,神交夜梦多。
六年三黜后,一日五噫歌。
鸡黍堪同约,羊求可并过。
仙根月窟记前因,怅望天涯香满轮。
暗祝吴刚斧休尽,分香留待后游人。
秋风芳桂丛,的皪好颜色。
乃公欲盘旋,戒子勿剪伐。
暗绿团团树,浮苍浅浅山。
不须吟些些,幽韵已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