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凭小榻,自说懒无疋。
要学陈希夷,一睡四十日。
小搆静沉沉,偏宜清俗襟。
此中何所似,明月到天心。
旭日出旸谷,曈曈曙色佳。
重门浑未到,先到读书斋。
谁聚东海石,筑作青嶙峋。
欲袖东海归,时恐主人嗔。
野墅在东山,经过感畴昔。
纵横醉时墨,犹在池上石。
林气飒以凉,山容淡将夕。
有客传佳句,乍闻洗耳边。
无缘枫树地,共醉菊花天。
乱后空文藻,归来没挟烟。
山可闲登水可临,禅家胜景动长吟。
水花初摘香移沼,山木渐除风满林。
海内有人愁盛暑,云中无路散清阴。
寿阳已破秦师东,九十七万来如虹。
冠军征讨俱股慄,吾其左衽忧桓冲。
当时若无谢安石,何人静镇情汹汹。
虞江波上一帆风,天水澄明夜色空。
古体诗成岩影里,新醅酒酌月明中。
咿哑两桨止还作,欸乃数声西复东。
江边潇洒东山寺,知是曾经谢傅游。
一代英姿馀信史,千年陈迹付东流。
暮云初致苍生恨,远翠如凝妓女愁。
陶朱西子功名后,安石东山隐遁初。
画图三挹春风面,豁得平生俊气无。
泠泠水向桥东去。
漠漠云归溪上住。
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泠泠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
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修竹暮。
闭门深坐日知味,无限好山都懒游。
城里山中俱是隐,江湖不若两忘休。
即心是佛本无难,挫却丝毫隔万山。
知有毗卢五千卷,谁能分寸费跻攀。
东山览胜陟岧峣,历尽天门绝市嚣。
敢道居高能小下,似缘心远得神超。
乡关路入梅花近,祇苑经翻贝叶遥。
性癖时耽水与山,每逢佳巘一开颜。
巉岩忽上华封顶,汗漫兼寻泉石间。
地接弦觞宁为赏,心闲鱼鸟总相关。
中天积翠削芙蓉,石屋丹梯俯万峰。
松老华岩栖白鹤,云深灵洞护苍龙。
炎州割据二山胜,奇甸环依五指宗。
青山郭外倚云偏,驻节南来度岭年。
十里关门连楚粤,千家楼阁枕江烟。
珠林香气岩前合,玉涧泉声树杪悬。
鉴湖春水暖生波,几个归航载酒过。
掩鼻东山将不免,伤心南浦竟如何。
纷纷白发交情在,耿耿丹心老泪多。
大隐从来居市城,幽栖借得草堂清。
鸟啼花雨疏疏落,鹿卧岩云细细生。
石眼汲泉煎翠茗,竹根锄土种黄精。
君不见今将官,徒知学公携妓游东山。
一朝传闻贼至关,匹马远窜不复还。
又不见桓司马、秦苻坚,叛逆之气凌云烟。
东山携妓嬉游日,敢意胸存万甲兵。
今日总戎真竖子,徒耽歌舞误苍生。
别起高楼临碧溪,绕楼青山云约齐。
阳山独出众山上,却立阳湖西复西。
天风吹山屼不起,倒落芙蓉明镜里。
轺车难久驻,须到别离时。
北阙定归去,东山空作期。
绿苔劳扫径,丹凤欲衔词。
兀立东城感慨存,萧萧遗垒望荒原。
河山不改空留恨,部曲无归莫返魂。
日暗树烟迷石涧,水摇云气照江门。
君向东山去,怀予旧赏踪。
移舟经剡水,开榻对稽峰。
夜色溪边月,秋声涧底松。
不见东山公,已历两冰雪。
江远天与俱,山深地尤绝。
吾道付闲云,苍生望终觖。
寻常诗句亦黎元,垂老丹心照海门。
且以数杯酬客兴,何曾一饭忘君恩。
漏声入夜风全静,灯影乘春月半昏。
一杖两童子,朝出及暮归。
野服取自适,不须制荷衣。
放鹤湖上山,钓鱼水中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