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使君朝著久,暂出守名城。


只羡黄堂贵,能忘粉署荣。


编民瞻□履,候吏引麾旌。

蚕尾峰头路,当年小洞庭。


污邪馀水国,文物闭山灵。


野草微茫白,川云黤惨青。

古殿空山里,荒丘野戍边。


星文临鲁甸,云气仰尧天。


绮栋丹霓落,雕楹翠藓镌。

谁家翁仲卧荒坟,闻是先朝旧相君。


三百年中来往客,几人下马看碑文。

山过东阿两路分,草中无限昔人坟。


等闲却忘征骖苦,贪看残碑到夕曛。

浮云忽散蓟门天,何处秋风不可怜。


手版东方车骑日,锦囊名岳岱宗年。


澄清自许人犹望,画诺因知客最贤。

美人乘天风,手吹玉参差。


我有龙门桐,缀之冰蚕丝。


空中一偈答,闻者为忘机。

不见带索生,行吟扣哀竹。


为君慎燕息,顾兔方在腹。

履卑惧名高,居群忌行独。


不见歌钟家,白日卧金谷。

明有不见睫,智有不卫足。


学静三十年,晚始悟无欲。

老马宁为驹,即且或甘带。


名迹吾不嫌,全生聊远害。

流光如急水,一去难复再。


归来坐虚室,始觉身安泰。

神疲穆满驭,足茧神始载。


终然方寸心,扰扰躯壳外。

我登海山巅,群丘眇如芥。


客来谈九州,更诘谁小大。

汉家嫌七国,善乐此东平。


陵墓多冠盖,亭楼尽缙绅。


状元联父子,形势壮山城。

言慕古东平,卓识异王族。


绮丽非其珍,择善谐所欲。


常恐失丘民,推心广仁育。

帝业资寅亮,鸿钧翊太宁。
天开钓璜胄,家袭降嵩灵。
复九萌阳管,生三瑞砌蓂。
法家高议集朝緌,成绩连茅被帝晖。
均赏已知羊胃烂,铭恩偏觉鼠肝微。
泥涂枉入鸿钧用,腹背还凭逸翮飞。
任宿须句国,烟云拥汶河。
长亭东接岱,短棹北通阿。
万井楼台壮,千郊衍沃多。
陌头杨柳花应稀,树树经风剌眼飞。
每恨芬芳根并结,谁怜飘泊质元微。
河豚应节翻虚上,屯雀群喧太剧饥。
雄飞传赵鼎,佐岳起陈蕃。
脱颖锥初试,冲霄剑欲抡。
济云连粉署,岱色覆琴尊。
著书期寿国,夙愿未全非。
旧俗东平厚,今春麦秀肥。
题舆勷牧治,捧檄出皇畿。
学业谁堪并,迍邅可若何。
济东新雨露,燕市旧悲歌。
知己情难别,期君意倍苛。
两世金兰旧,千秋德义新。
白头将共老,童稚早情亲。
崇替经交态,初终见古人。
岁聿其暮,翔翔萧萧。
言策其驽,送子于郊。
岁聿云暮,寒日翳翳。
漕河东去泛仙舟,桂影婆娑月正秋。
燕誉不妨多乐事,风流□□振前修。
偃云耸层霄,惊露落古雪。
虬枝喜垂涧,鹭羽陋鸣垤。
蟠石千岁苓,顶朱百龄血。
幕府莲花近已开,旧时桃李可能培。
冲炎不似山阴棹,叱蹇仍追蓟北台。
庙算探囊无一二,时艰问路免迂回。
东平城外半松楸,古冢累累迹尚留。
翁仲凄凉空在目,石麟埋没几经秋。
金丹难驻容千载,贵贱同归土一丘。
一旅抗王师,东瀛首建基。
衣冠存故国,韬略慑东夷。
大海长鲸杳,荒坟石马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