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林开士解谈禅,共住千岩万壑前。
回首归云不知处,林间相遇是何年。
菜饱无期岁已侵,高谈何处著幽深。
二年旅寄不堪说,九日盟寒那复寻。
此地有时容醉玉,寒花无数吐秋金。
翩翩伤弓鸟,日暮择所托。
西林不可栖,东林光沃若。
上无枭鸢巢,下无狐狸窟。
投策前朝寺,空门积雪多。
猿声千涧落,雁字五峰过。
白社谁同醉,青山只自歌。
寒日照流水,晚风吹古树。
遥听暮钟声,依依度江去。
山色斜依寺,江流曲抱村。
时有山僧出,残阳独掩门。
病馀还觉冶游劳,风景悠然思转豪。
水绕林深山日隐,洞开云净海天遥。
浮生枉试腹中剑,尘世空藏笑里刀。
拥衣步屧到东林,云覆茆斋曲径深。
昼静苔侵茶灶冷,地偏竹绕石屏阴。
蝉吟古树风声细,鱼跃方塘日影沉。
莲社千年会,冰壶一鉴开。
远公初入定,总老又重来。
鸟向金轮去,云从石塔回。
东冈石上松林青,偶与白云来此行。
老僧下榻雨花散,古寺闭门秋草生。
八月风高万籁急,双溪日落千山明。
松门石径扫苍苔,休日题书报客来。
对雨特迂高士驾,看山先具野人杯。
黄花酒熟从教醉,白发诗成不用催。
隔溪兰若有云住,背郭草堂无酒赊。
秋色琅玕亭外竹,天香薝卜坐中花。
千年龙象当山殿,八月鲈鱼上钓槎。
此日今还得,朝辉耀扶桑。
厥初赤子心,悬象并穹苍。
无端过浮云,暂掩本灵光。
瘦藤十载别康庐,五老山中安稳无。
霜后诗禅来访我,为言面目带清臞。
江湖大兰若,庐阜一东林。
砌绕琮琤水,门罗翠碧岑。
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阴。
淮边陈迹试重论,走遍西途落木村。
依旧江山连北固,承平池馆羡东园。
中原入望堪垂涕,古汴无情尚有痕。
德星天遣出淮濆,玉节光华委十分。
可但筹边专馈饷,直须旷土尽耕耘。
向来我已惭无效,此去君当勉策勋。

东林讲学继龟山,事事关心天地间。

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远公招隐处,宿我上方云。
夜永地祇出,谷虚天籁闻。
挑灯过雁尽,得句晓窗分。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
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闻,焚香独为鬼神说。
长生犹自重无生,言让仙祠佛寺成。
碑折谁忘康乐制,山灵表得远公名。
松形入汉藤萝短,僧语离经耳目清。
师名自越彻秦中,秦越难寻师所从。
墨迹两般诗一首,香炉峰下似相逢。
庐阜东林寺,良游耻未曾。
半生随计吏,一日对禅僧。
泉远携茶看,峰高结伴登。
海上秋风吹客衣,清觞犹记送君时。
两年为别音书杳,千里相逢鬓发稀。
春草路长嗟独往,冥鸿天阔羡高飞。
露冷残萤堕,天清早雁来。
月随潮汛满,花傍酒尊开。
万里瞻牛渚,三山忆凤台。
胜境缘人绝,高情与世违。
携来习池酒,兼得少陵诗。
美在浑无度,狂多不觉疲。
飞甍敞云际,朝攀郁玲珑。
瀑泉喷石濑,惊飙回远空。
岚光隐双树,霁色澄千峰。
东林寺里旧书堂,三十年来野草荒。
百啭未忘初鸟韵,一株犹剩晚柑香。
山怀龙阜神俱远,水问梅村脉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