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黄叶纷纷江水流,人间何处不悲秋。


江边野老无名姓,笑向沧江任白头。

离崩匏落不禁秋,卧对萧骚月半钩。


彭泽须收三顷秫,菊花无酒笑人不。

桃花寂寞梨花开,山中薄酒三五杯。


村西有客可人意,风雨今朝期不来。

市井从东州,水竹自西府。


我来与公偕,盘礴日攲午。


从容河底鱼,乐哉得其所。

买山荷叠钱,照天水开府。


幽花有馀香,谁复为贾午。


胜句须斯人,清游更何所。

魁山东头搆小轩,寻常风景总堪论。


窗含沧海千秋月,槛拂扶桑半夜暾。


临水桃花争点树,穿泥萱草故生根。

酌君东轩酒,赠君东轩歌。
君家之轩甚疏豁,分明结构依岩阿。


上有魁山之峥嵘,下有堰水百折之流波。

不合三冬暖,长疑片雪无。


清晨忽撩乱,薄暮转模糊。


纵饮从诸友,愁吟只老夫。

梦初醒,见一帘新霁,心地已空幽。
白版扉轻,青杨巷小,好风拂面温柔。
敞半尺、黄茅檐子,共蜂房、鸽户割鸿沟。

枚卜云山醉隐居,可能无地置屠苏。


驾飞鸿去翔寥廓,羡杀高人李上都。

一纪不出门,三年不窥园。


有谁曾得似,高士李东轩。

笙歌院落养花天,六十年逾七十前。


坐隐尚馀经国手,卧游无藉买山钱。


江流东下饶鲑菜,风信南来有雁笺。

把酒东轩下,颓然醉前林。


美人倚修竹,自发山水音。


锦袖流逸响,朱弦表贞心。

锋车洛阳道,秋日旌旗光。


松阴父老语,何计攀夕郎。


南泉昔乐土,画戟深凝香。

看栽红药向东阑,及到开时未暇观。


今日雨晴重过此,浅红深紫已凋残。

君家书屋锁闲云,庭前丛桂吹清芬。


东轩虚敞坐凉夜,扑帘香雾来纷纷。


金吹不动露华洁,月里仙人降瑶节。

出郭陪幽赏,临高望故山。


桑麻驯雉地,烟水钓鱼湾。


舄欲淩风起,车留载月还。

未尽登高兴,深樽正可亲。


篱花初满径,秋月更重轮。


野俗看仍朴,康谣听转新。

水土平来泽国秋,陈红相望十三州。


于今此意从谁语,惟有江淮日夜流。

长沙厚德魏安阳,禹绩东南泽更长。


坐挹遗踪想明盛,又从东里到文襄。

东墙绿水带逶迤,北户连峰涌翠眉。


正是皇州佳丽处,草堂容我坐吟诗。

小作山林窄作池,一亭飞起桂丛西。


长沙旧迹文皇赐,千载都人路不迷。

绝壁连弯秀几重,清池倒浸玉芙蓉。


别来往事那堪记,总付西轩一笑中。

重到长安迹屡移,南峰小院亦崔嵬。


梨花槛格蒲萄架,勾引乡园入梦思。

紫藤苍柏间三峰,曲槛回轩面面通。


四十年来忘不得,连甍如雾此堂空。

乾坤身世五湖萍,南北风尘两鬓星。


独坐小轩成一笑,平生到处有山亭。

曾同襆被宿招提,行役匆匆未有诗。


岁月几新官历样,人家依旧小茅茨。


成仙合自萧郎分,抚景偏多宋玉悲。

身与瑶姬并得仙,兰枝同秀玉同坚。


车轮几从三山驾,鞶帨曾分八茧绵。


沁水林园今孰盛,晋卿文采世争传。

珠玉新诗照士林,长城宁畏短兵侵。


春云有态时时变,秋水无痕岸岸深。


洛下才名推独步,越中山水喜重临。

百尺危楼喜落成,九重赐额一时荣。


圣经浩浩乾坤大,祖训谆谆日月明。


莫向绮罗丛里醉,直须韦布境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