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辟翘材馆,才随数路求。


兰苕和露摘,橘柚带霜收。


味适方调鼎,装轻不驾舟。

诞日逢今日,新年胜故年。


良风宜望岁,甲雨不妨田。


浙米多堪籴,京交渐直钱。

渤海兵戈静,全淮版籍归。


红缫蚕茧大,紫擘蟹螯肥。


柳港添生色,榆关閟杀机。

昨夜闻宣锁,虚皇注意深。


三师分汉制,一尺泻商霖。


未白忧边发,仍丹报国心。

宾榻勤初设,诗筒辱屡传。


一嗟云雾隔,坐阅岁时迁。


埋玉俄成恨,乘风想已仙。

文武中兴相,名高北斗南。


茂弘恢远量,安石畅玄谈。


六策陈丹扆,三休寄梦庵。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慎□重调鼎,宣威屡干方。


夷吾欣在晋,尚父果兴唐。


剑佩凌烟阁,笙歌逸老堂。

黄发三朝老,勤劳险阻中。


十年流马策,一日断鳌功。


汛扫乾坤静,扶持庙社隆。

间世生英杰,于时瑞幅员。


昔为天下宰,今作地行仙。


帝渴梅调鼎,民思楫济川。

万里间关执汉幢,百年誓不此心降。


匿孤今日难存赵,击楫何人更渡江。


忠愤填胸终死国,皇天无意再兴邦。

北极分忧瞩,东瓯布惠和。


曾蒙倾盖分,偶得枉帆过。


郑驿非常速,融樽复几何。

分忧从汉殿,捧诏出萧墙。


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


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

迅濑拖舟上,危梯蹑屐登。


山光翠欲滴,水气热如蒸。


路转藤萝暗,天开物象澄。

咸淳无正史,德祐少完人。


他日修公传,终身作宋臣。


渊明还死晋,商皓本逃秦。

宰辅平生望,儒酸贵日同。


诸贤亲盛德,末俗仰高风。


道丧悲歌凤,时乖叹卧龙。

益国勋名盖世贤,昔人寂寂记同年。


死生阔绝宁多托,文字牵连幸可传。


珠浦荒丘馀草莽,武陵流水隔神仙。

皎皎周郎玉雪妍,由来相裔故多贤。


家藏文字三千卷,市隐才名四十年。


当户蓬蒿深过雨,满庭荆树艳晴烟。

友兰堂近古槐边,自昔王家表世贤。


晓露寒沾苍玉佩,秋风香满白云篇。


同心有待成三益,异代相看已百年。

勋业良平亚,声名丙魏齐。


擎天安玉座,推毂聚金闺。


乡墅休鹏翼,沙堤望马蹄。

东华正踏软红尘,却趁西湖祓禊辰。


历似明天时令正,春逢闰岁物华新。


流连花柳输豪侠,判断湖山愧隐沦。

三星半月露孤圆,天地秋深夜气闲。


光遍三千大千界,即非内外及中间。

五闰干戈极,炎晖历数新。


析圭绵六服,卜鼎迈千春。


哀痛朝奸稔,夤缘国步屯。

太山顷刻化冰山,偃月堂空一梦残。


富贵转头成鬼朴,奸谀到死带奴颜。


梁间燕子新依佛,柳外蛙声并属官。

当代麒麟第一功,及门尚想见英雄。


征南事往图书在,上殿人非剑履空。


房杜子孙还有几,伊周事业许谁同。

借问中朝,谁得似、相公勋旧。
记前日、风云惨淡,雷霆奔走。
万里野烟空绿树,旌旗莫卷熊罴吼。

云水相看数百峰,富田蓑笠又从容。


湖山何处非男子,宇宙常堪着此翁。


祠庙星霜几草莽,大家门户总春风。

人世沧桑几变迁。
灵岩玉洞自岿然。
朝衣几共游山日,佛界犹存刻石年。

鸣玉东西府,藏舟辰巳年。


盐梅捐鼎实,箕尾返星躔。


阴德元丰政,遗书太史编。

久倦调羹手,新寻辟谷方。


谓还周衮绣,重补舜衣裳。


忽报中台拆,同嗟一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