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叠鼓动高城。


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

风光满路旗幡出,林下高人待使君。


笑藉紫兰相向醉,野花千树落纷纷。

二十年前入汴州,梵王仙馆涉春秋。


家家庭院森湖玉,处处帘栊映海榴。


金马石渠伤远别,丘山华屋动新愁。

停酒更唱车遥遥,官船打鼓回春潮。


凤曹合引金闺彦,骢马尚随方盖轺。


五日乐成黄道正,万年觞进紫宸朝。

圣主开皇极,明公翊帝谟。


朱衣持节苦,紫诏锡恩殊。


涕泪思酬国,艰难在备胡。

千里悬军屡凿空,牙旗四面卷华风。


破胡不用金城略,开府新当锁钥雄。


射雕暮向阴山北,饮马朝从瀚海东。

霜飞绣斧豸为冠,雪尽岷山立马看。


斩佞上方曾借剑,征蛮诸将几登坛。


旗翻锦水千花出,弓抱峨眉片月寒。

中丞家住雁门边,破虏功高在少年。


出塞惯骑胡地马,渡辽还泛汉楼船。


黄龙戍外书千里,玄兔城头月几圆。

芳草有奇姿,直木无曲干。


结交为兄弟,黾勉涉世难。


临分理妙曲,闻者窃惊叹。

幽兰无改芳,贞松不渝节。


感君缟带赠,被服如霜雪。


悠悠历山陂,行行杳燕越。

群贤翌天造,济济拖朝绅。


汉廷多公卿,黯也社稷臣。


双阙高巍巍,连章动星辰。

春风渡长淮,河水深且广。


砥柱复安在,洪流方震荡。


中路逢佳友,偕我济川舫。

中丞鹊印近登坛,白钺彤弓映豸冠。


入掌中台专弹射,出兼四镇拥材官。


周秦形势原交错,楚蜀山川更郁盘。

昨来忝嘉命,聊得奉英游。


藩邸声容盛,中台礼数优。


欢言承盻睐,展燕极绸缪。

三千甲士请前驱,报国辞家誓灭胡。


河外雪霜连大漠,碛西烽火际穹庐。


天山自昔闻三箭,关塞当今用一夫。

初闻胡骑牧临洮,僰道山川转节旄。


独主进兵探虎穴,尽排和议说龙韬。


两河障垒临关险,十月边烽出塞劳。

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


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

传呼载道不知遥,骢马乘秋气益骄。


佛运已知当末劫,寺碑犹及见前朝。


升堂钟鼓闻三界,听法鱼龙趁两潮。

三省推贤两掖才,关东深许稍迟回。


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峰到郡来。


投札转京忧不远,枉缄经虏喜初开。

锦楼春望忆丹楹,更遇高情说早莺。


江上境寒吟不得,湿风梅雨满船轻。

鲁儒相悟欲成空,学尽文章不见功。


官自掖垣飘海上,镇从随岸入山中。


尝遭火发瞿云宅,争得天如老氏弓。

何地容高隐,江楼万竹青。


晓猿谙报客,夜鹤解听经。


天迥悬卿月,山深阅岁星。

别后渺愁予,秋来得报书。


未过衡渚雁,早下武昌鱼。


天地方多难,江湖有索居。

阳九终疑数未真,江淮保障属贞臣。


风霆立破千妖胆,雨露能销万里尘。


泽国方多沉后灶,河堤更少负馀薪。

词林早日侍甘泉,幕府勋名起少年。


大国提封连瘴海,中丞使节护楼船。


秋声夜渡三江雨,兵气晴销百越烟。

吾慕竹溪逸,爱此竹树林。


悠然展幅素,绿玉何萧森。


万竿挺寒翠,千亩横素阴。

雨后蓬蒿满径荒,不知千骑过东方。


凭熊谩驻旌旄色,题凤还馀藻翰香。


敢向云霄疏故旧,已从樵牧混行藏。

东岩岩下古招提,四面阴森竹树齐。


山翠入帘朝过雨,炊烟拖巷午闻鸡。


老僧延坐劳清供,词客留诗续旧题。

家山乘兴一来游,万仞峰颠日未收。


疑帜久空唐将壁,残钟时起梵王楼。


穿云石磴萝阴合,过雨林峦黛色流。

滩头五马饯筵开,共送中丞绣斧回。


山拥玉虹随去节,雪吹金液照行杯。


单车曾见埋轮疏,独坐今推补衮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