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晚爱幽堂入径斜,开云种玉祇三家。


每从过续看流水,也放清闲数落花。


芒屦登山夸赤舄,香粳随分饱胡麻。

饥饵黄精渴饮泉,了无长物正花妍。


蔗浆可办逡巡饮,野老时来信宿缘。


秋遍丹厓频倚杖,潮生青濑独移船。

细把蒙庄说与君,南柯千丈岂无勋。


百年沤沬真何恋,万事尘埃且莫分。


诗思独怜潭底影,枕痕谁伴竹根云。

呜呜野笛遏行云,千古桓伊几后尘。


世外恍逢勾漏吏,曲终如见武陵春。


江清鹭羽无凡态,云暗羊裘有旧津。

汲湘燃竹是吾堤,信宿渔舟也傍栖。


津荇绕矶驯鹿迹,野棠当户听莺啼。


青山未老诗常瘦,白发无情世漫低。

江门浦口兴无休,欲向高人问此游。


岁远虚堂遗碧玉,春回嘉树忆唐毬。


身须不枉三千界,名亦焉求十二楼。

山阁开尊胜日明,千杯难了别离情。


独怜经济无长策,堪笑驱驰已半生。


鸿雁伴云天共远,芙蓉照水影同清。

空群最爱凤头青,云入龙堆夺虏廷。


一片红尘流电去,只闻风雨在空冥。

卷毛騧更五花笼,顾盼骄嘶生朔风。


为幸疆场无血战,试教花外看行空。

予友晋伯氏,叔子予同科。


共季对春闱,伯也先鸣珂。


时予栖燕市,朝暮相劘切。

守边犹得近邦畿,亚相权兼大将威。


乌府夜闲关月皎,戟门秋静虏尘稀。


探兵入塞无传箭,敕使临戎有赐衣。

尘掩阳关路,空劳歌渭城。


未论霜鬓改,偏喜布裘轻。


海近日常早,心闲梦不惊。

眼底雷霆敢独当,侧身天地任行藏。


但令砥柱中流见,休问风涛白昼狂。


洛水正思新结社,螭头谁忆旧含香。

圣主临轩访老臣,却教黄发御蒲轮。


今逢海宇重新日,谁是乾坤独立人。


北斗才名留画省,东山经略献枫宸。

十载长安共明月,归来独钓沧洲雪。


君从何处驾梯航,鲸海龙山非故乡。


悲歌万点英雄泪,愁对西风洒白杨。

十载相期赋远游,一朝离恨付江流。


埋轮南国心犹壮,建节东吴志未酬。


义薄皇天须自信,名高青史复何求。

十载烟波几往还,相逢尊酒驻江关。


登楼共醉湖中景,弹剑长看镜里颜。


百炼精忠回赤日,万山霖雨起东山。

光彻辕门宝炬焚,捷书连夜动江濆。


风生彩笔称神武,云拥楼船识汉军。


百战金戈回赤日,千山寒谷望晴曛。

宿负苍生望,徘徊泽国边。


云林开别墅,石室倚青天。


家学真名世,玄修独悟禅。

纸上谈兵快绝伦,半生简在恃枫宸。


虚名早博黄金印,伟绩期清紫塞尘。


一溃奔驰三百里,重来愧对八千人。

生无遗议殁无疵,潞国勋名世共知。


一瓣心香文正幕,千秋手泽信陵祠。


爱才元老根天性,载德苍生听口碑。

云低庾岭人千里,谁探者番花信。
独客杭州,前尘香雪,万古不磨心印。
移舟乍近。

七代传衣翰墨缘,新标斋榜有高贤。


文如北斗珍韩子,集少红楼愧广宣。


新涨拍堤初过雨,妙香浮槛乍开莲。

结缨趋魏阙,俯仰二十霜。


化运易迁逝,故老今尽亡。


维时游公门,时节会高堂。

世祖投戈日,先公出守初。


邦人怀礼乐,家学赡诗书。


一举登金榜,频年步玉除。

才闻御史戮中台,又见灯山奏疏来。


自信茅焦无死罪,独知苏轼是英材。


九门争看捐躯谏,百辟惊传拜赐回。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


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

戍楼霜重角声残,策马朝登十八盘。


紫气正当天北极,彩云时见汉长安。


誓将锁钥标铜柱,应有麒麟画铁冠。

阳河西带镇宁流,顺圣川南是蔚州。


比岁凶荒犹在眼,向来荼毒几曾收。


灵关背出红沙岭,直峪斜通白草沟。

新河洗马晚苍苍,风急城孤古膳房。


分道往年频失利,筑垣今日见周防。


转输几实饥人腹,锋镝新扶战士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