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元夕嬉游遍海涯,上林风物弄年华。


馀霙堕柳高低舞,香蜡封梅早晚花。

故国悠悠雪外城,南山应复见高棱。


向来梅柳春亭月,曾傍诗书夜按灯。

暄寒稀复故人书,好在山中旧酒垆。


端欲梦从三径去,方床投枕展龙须。

求友何人似谷莺,羁游浑觉昧平生。


闭门春事关身薄,荠菊青青自可羹。

竹篱茅舍掩清溪,几处人家傍柳堤。


鸥鸟数声秋又晚,蓼花红过小桥西。

手挼岩菊嗅寒香,陡觉轻飙透薄裳。


自是苍官添老色,不因青女眩寒妆。


新篘未熟啜茶去,晚稻才收种麦忙。

山云倏忽自晴阴,积雨门楥蔓草侵。
一带清川供极目,千重沓嶂伴微吟。
雄鸠鸣处园林密,白鸟飞来沟水深。
西来一棹任委蛇,春日惟增雨露悲。
故国佳辰逢禁火,水乡农事见扶犁。
年华祗解凋容鬓,花鸟何曾管乱离。
逾月留穷源,不觉岁云暮。
绪景寖凄凉,重阴方固冱。
芳丛菊殚残,丹枫叶飞舞。
沉疴矌十旬,还过直城闉。
老马犹知路,羸童欲怕人。
久隳三径计,更强百年身。
零桂佳山水,荥阳旧自同。
经途看不暇,遇境说难穷。
叠嶂青时合,澄湘漫处空。
墙下长安道,嚣尘咫尺间。
久牵身外役,暂得病中闲。
背喜朝阳满,心怜暮鸟还。

提壶声里爱山春,山色菁葱满四邻。

便欲共寻荷芰服,却惭簪绂苦萦身。

前山近晓树苍苍,野蕨初抽绿笋长。

一路春风如有约,马头吹送落花香。

登登山径绕羊肠,天际孤吹送晚凉。
鸟带暝烟投远峤,马驰斜日转危冈。
汀洲水澨蒹葭老,篱落人家橘柚香。
茅屋参差逐地成,高冈平陇见层层。
若教竹木添蒙密,便是山阴道上行。
云山归路正漫漫,愁绪无缘得自宽。
初度又逢明日是,一樽聊尽故人欢。
旷怀直欲齐今古,浩啸何妨落佩冠。
贱子明朝初度辰,故人高谊重相亲。
曳裾自是论交旧,倾盖兼逢托契新。
有酒且酬今日兴,无闻空负百年身。
密雨洒长路,行云上客衣。
才看沾霢霂,旋复露熹微。
墟市人来集,林坰鸟渐飞。
梅天雨初霁,烟景尚依稀。
曲槛摇新绿,高檐送落晖。
吏从宫漏散,鸟向御林归。
玉轴桃笙入薜萝,湘帘垂烛漾凉波。
清江桂楫才相望,白石桐窗快共过。
诗渴莫愁沽酒尽,赋成争羡买金多。
大肚山前大海西,嵚崎道路古来迷。
缘堤一带相思树,日为行人送马蹄。
竹园稻屋自成家,破晓儿童踏水车。
万绿丛中红一片,隔篱几树刺桐花。
过尽山庄与野桥,新秧万顷绿齐腰。
南楼几日萧萧雨,又长东郊一尺苗。
乐耕门外草如茵,绕岸花开白似银。
如此风光真乐土,不须更觅武陵津。
晓从南冢去,山色尚模糊;
草露行来湿,蛮烟到处无。
泉声随涧转,鸟语隔林呼;
遥望前峰上,朝阳红一隅。
一钱重丘山,斗粟轻粪土。
昔闻丰年乐,今识丰年苦。
东家米粒白如银,西家稻束大于鼓。
美酒未尽双玉瓶,更听提壶鸣不停。
斜阳可饮径须饮,趁得城门打鼓声。
车驰卒奔风雨过,粉白黛绿春事妍。
裙腰政佳酒仍美,那复有路到愁边。
崇桃秾李亦不恶,一笑海棠尤可人。
徐熙赵昌俱骨朽,翠袖卷绡谁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