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琐院森沈接苑墙,斋居寒夜集冠裳。


风回画烛香初散,月上花砖漏转长。


阙下卿云将烂漫,歌中白雪早飞扬。

青坊斋宿几度,十年斗杓转东。


池草梦回恻恻,泥缄诗寄重重。


玄经喜得时听,姜被何须夜同。

官舍平临御水,龙楼远见飞檐。


坐想先生泚笔,静呼童子钩帘。


颜氏心斋已久,杜陵诗律方严。

倚榻萧然不出门,坐听宫漏几黄昏。


暑留巾袜斋心惯,病却茶瓜药禁存。


竹简有情时共阅,楸枰无偶但空扪。

官似太常斋未开,春从廷尉府初回。


曲中兰向梁园入,句里花吹庾岭来。


候气此时缇是室,书云何处玉为台。

西曹斋事已三回,几得华堂对雪开。


珠树鹤留青玉槛,瑶池花送紫霞杯。


礼逢一代观周日,诗似诸臣入邺才。

葭灰将动一阳微,向夕斋心坐未归。


银烛双燃开阁待,玉麟千片傍檐飞。


梁园赋后歌能几,郢曲从来和者稀。

省树沉沉山鸟鸣,舞风飞絮扑檐楹。
轻云澹霭日将午,茗碗炉薰神自清。
未有涓埃惭报塞,且同斋祓荐精诚。
高楼杰阁禁城重,履庆斋居列馆东。
翠柏树深行白鹤,黄钟律转应苍龙。
春回缇室长迎日,地切蓬山冷驭风。
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
于戏后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
江浙相望半月程,燕云万里重行行。
几多临水登山赋,不尽还家去国情。
三入换来金印大,一归赢得彩衣明。
又报微阳九地回,堂堂心在鬓颜摧。
乡愁云物有诗写,驿讯春枝无使来。
燕谷可能生出黍,漆园但爱死如灰。
当家勋阀旧巍煌,天女裁云为制裳。
胸饱治朝周典礼,箧馀内苑汉词章。
经行禾黍关河远,指点蓬莱日月长。
一木还将古殿支,真公五叶又逢师。
闲云锡远心初定,净水瓶深手自持。
南涧浚泉寻石窦,西林望月倚松枝。
不见中斋见此诗,玉林高榻雨丝丝。
白莲社里曾为客,黄石祠前自得师。
方外未应无野史,世间元亦有儒医。
海上青油檄,城中白发簪。
百年重得老,万事独馀心。
过客门嗤雁,遐荒字抵金。
天时人事底推迁,一别俄经二十年。
华屋几空玄鸟计,沧江重对白鸥眠。
前程扰扰三义路,往事滔滔百道川。
年年长是客天涯,几向天涯梦到家。
归到故家无一字,兔葵莺粟正开花。
孤山久无主,谁伴月昏黄。
归兴西湖动,离情南浦伤。
官清从马瘦,政暇又诗忙。
江西派已远,后来无闻人。
许大能诗声,来自浙之滨。
奚奴背锦囊,马蹄踏青春。
未到三山声已雷,此行正好趁梅开。
榜文争看乖崖押,士类欢呼常衮来。
不信闽中能独占,要令天下总春回。
向来曾拜紫宸衙,亲见先班奉日霞。
帝室馆甥贵公子,王姬下嫁旧儒家。
执中默契心传妙,勤有无穷学问加。
故人南郡去,高隐近隆中。
雅志希前哲,深惭接下风。
疏狂聊自适,衰懒欲谁同。
静中观四子,掩卷慕朱公。
所幸斯文在,殊非吾道穷。
众星元拱北,万水自朝东。
深居苦羸疾,谁与破愁颜。
世态浮云外,交情暮两间。
襟怀期齐月,胸次要全山。
多病交游少,相看动浃辰。
赋诗聊遣兴,观化足怡神。
问字有知己,过门无俗人。
时事今如此,幽居独慨然。
心期钟鼎外,身世水云边。
病骨便清昼,高怀惜壮年。
记得年时,向烂柯山上,问讯山君。
神仙当日机格,付与何人。
猿惊鹤怨,道烟云、又暗楸纹。
春光明媚日,万红紫,斗芳菲。
算几许韶华,脂消粉褪,蝶懒蜂稀。
谁知半山解道,道绿阴、幽草胜花时。
身侍红云恋白云,誓将大节报君亲。
玉皇香案三呼日,金母瑶觞一笑春。
天上星辰高北斗,人间草木耀南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