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良夜孤峰顶,秋天阴复晴。


大江烟下灭,低月雨边明。


雁过声犹湿,云收意未平。

坐看皎月出云间,岂为扶阳力不悭。


顷刻阴翳消宇内,普天光照遍人寰。


正逢汤沐生春色,想见宫闱霁圣颜。

秋色愁肠夜乍寒,偶从看月一凭栏。


海潮白拥江门雪,榴累朱悬洞府丹。


林野总沾新雨露,闾阎仍苦旧凋残。

圆通寺里看秋月,十五潮头送夜明。


龙喜金光摇海藏,鹊惊树影弄天泓。


只知世界无昏昧,不信风云有变更。

尘世清光重此时,夜晴那惜倚阑迟。


槎通银浦客何去,秋遍唐宫人未知。


轮转高山看桂满,席妨深树命樽移。

皓魄澄空秋满林,清樽何处不同斟。


停杯无奈他乡意,问月其如此夜心。


露滴梧梢侵袖冷,风来墙脚弄花阴。

待月中庭月未明,且凭银烛坐长更。


开怀不减南楼兴,得趣宁辞北海觥。


为问素娥何处去,应知皓魄定留情。

秋到西园一洞开,更于何处觅蓬莱。


池光荡漾迎风入,亭敞清虚送月来。


三匝青乌栖得树,几枝香桂影浮杯。

停棹高岩下,飞魂已茂林。


冰轮江上满,旅况话中深。


远渚凝烟碧,短衣逗树阴。

清辉怜处处,何事訾洲林。


载月舟来去,浮光水浅深。


风声飘枕细,樯影动波阴。

旅夕逢三五,维舟近卜林。


山僧供素品,晚酌佐情深。


夜寂风生袖,月移岸徙阴。

半月离衙舍,扁舟尚桂林。


依涯看皓漾,凭枕酌更深。


天水相涵影,河山各半阴。

依秋魂已倦,况雨得无非。


凄冷晚风叶,离披游子衣。


念其在永夜,移不入寒扉。

共喜中秋河汉明,东林坐见月华生。


青天不染金波冷,古寺无人玉漏清。


竹柏空阶交藻影,蛩蒐深巷杂砧声。

客中多病更多愁,孤负山城一半秋。


独处嫦娥空想像,老来词客谩风流。


君山曾奏千年笛,牛渚谁乘万里舟。

玉盘捧出冰天暮,霜雪■然江海路。
官船面面启篷窗,撑入溪泷最深处。


梯空我欲招素娥,广寒孤眠奈愁何。

团团一轮月,飞上黄金阙。
空斋兀坐悄无言,出门一笑天地白。


银河耿耿蟾宫秋,金波穆穆凝不流。

蠹简慵披掩绛纱,一身憔悴寄天涯。


越乡病忆同庄舄,楚国忧思类景差。


蟋蟀吟低孤枕月,蟏蛸织落半檐花。

雁影清秋客况中,孤尊缓酌好谁同。


此时见月情偏剧,是处看云望不穷。


薄宦风尘宁作我,故园瓜芋忆为童。

十载为郎典石渠,庭闱千里近何如。


心悬故国今宵月,望切他乡隔岁书。


荒径穿林还有笋,北堂每食可无鱼。

几度中秋赋别离,今年把酒城东陲。


坐看桂魄悬荆树,翻喜蟾光入雁池。


移席正当月出皎,飞筹那问夜何其。

可奈今宵月,阴风吹寒魄。


秋云散复卷,玉蟾隐云箔。


皓彩黯不流,霜氛淡漠漠。

星躔此地应文昌,幸借公馀绮席张。


秋月镜中澄桂彩,春风座上趁槐黄。


樽临清沼醪逾绿,吟对莲花句亦香。

诗魔酒态各凌竞,几度山堂卧古藤。


忽忆连床常听雨,那堪今夕独篝灯。


琐闱岭表风云异,佳节珠江水月澄。

同在天涯君归也。
日暮长途,烦蒸溽暑,孤馆泊谁家。


芦沟桥下,望灞陵、一样销魂,塞水流沙。

时序惊心,庭皋下、梧桐一叶。
才回首、春光几许,早来秋色。
遥忆去年燕市酒,忽看今夕吴中月。

仲秋才十日,此夜已三更。


蕉叶兼梧叶,风声杂雨声。


故园初断梦,逆旅未归情。

月出云开天宇闲,幽居真赏异尘寰。


冰轮孤挂夜千丈,玉露密零秋一山。


莫望乡关起愁色,胜居沙漠惨离颜。

堂上月已满,樽中酒更空。


故人眇何许,出门惟清风。


不如一夕饮,所至皆能同。

毁誉寻常事,难舒饥溺容。


从来羞舞鹤,宁悔学屠龙。


焰宅伤芝艾,荒园咽寒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