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碧海高飞白玉盘,危楼永夜许同看。
谭分贝叶尘心净,人在冰壶慧眼看。
千顷玻璃浮桂影,一杯沆瀣傲霜寒。
酒伴他乡亦未稀,开樽得月共相依。
程途过半方知远,秋色平分倍觉辉。
醉里顿忘身是客,醒来惟有露沾衣。
离家何许日,四见月光圆。
时序忽已易,行人还在船。
冻凝漕岸没,烟暝戍楼悬。
楚天秋色满山门,待月相邀野寺尊。
梵阁云移宾坐爽,凤箫声逐鸟歌繁。
金波忽向杯中堕,雪调还从醉后论。
飞泉百尺醉琮琤,二十四涧涧涧鸣。
涧边流出蒲花馨,尘缨未濯心先清。
石欹路滑足凌兢,铁柱杖点铿有声。
中秋良夜泊淮壖,露冷风清月满船。
千古共传今夕好,一年争似此时圆。
桂枝看冷蟾宫近,玉宇云消宝镜悬。
画省曾陪冠盖游,华筵诗酒宴中秋。
星河不动天如水,风露无声月满楼。
皓齿纤腰催象板,珠帘凉影上银钩。
迹苦江山滞,心悬骨肉求。
况当明月夜,又是白云秋。
不省袁宏艇,那知庾亮楼。
何许西风掠钓竿,满溪蟾魄籅香残。
凉生几席三更展,情溢关山几处看。
兰桨箨冠分野趣,绮窗瑶瑟阙清欢。
素魄哉生黯佩缑,迟回银汉夜深愁。
孤砧远戍烦霜杵,长笛谁家听海楼。
清霭眺残珠树杳,碧云思断桂花秋。
海天华月散微凉,门倚霜皋芡芰香。
觱篥远愁虚枕簟,蒹葭离思满溪塘。
风惊野鹜秋将半,木落栖乌夜未央。
秋光如绘四愁拚,襦绤宵轻却绮纨。
兰畹旧滋香不减,桂轮高拥魄初寒。
书将海国兵车厉,咏入凉风缟带欢。
客里逢佳节,飘蓬愧此身。
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
物色随秋改,羁怀逐日新。
波漾冰盘上碧空,旅怀尊酒对孤蓬。
四时月色唯今好,九十秋期此正中。
断续笛声来远浦,两三鸿影度江枫。
皓魄盈盈出绛霄,金茎孤倚夜迢迢。
尊前风露清砧起,笛里关山一雁飘。
楚客狂歌飞白雪,燕台秋色晃银桥。
月破秋寒洒背,霜沾露影侵床。
玉笛几声今夜起,记来曲子霓裳。
孤杵愁连村落,吹笳梦入潇湘。
九夏全无雨,中秋独结云。
阴晴终日变,明暗倏时分。
胜地谁开宴,良朋自失群。
一年人事逢秋半,木叶萧条秋气清。
紫燕飞飞将欲去,寒蝉嘒嘒故争鸣。
主人击磬时一笑,客子渡江来不迎。
去岁山中月,心闲共薜萝。
如何今夕酒,不见故人过。
露叶飘幽砌,寒虫隐绿莎。
新亭面皎月,高宴列中秋。
地敞蟾疑动,窗空雾自流。
杯倾承露掌,榻下摘星楼。
拄杖虚夸步月桥,菊松三径足逍遥。
一尊不浅南楼兴,十里欣看北斗标。
紫气关门仍未散,玄谈石室敢相邀。
东湖几度共相期,把臂清秋每恨迟。
万树芙蓉迷渡口,一船箫鼓出江湄。
交游散落音书杳,踪迹飘零剑佩知。
水明楼外柳阴森,高士栖迟不厌寻。
海内干戈方扰日,天涯兄弟此登临。
月华空照当筵酒,羌笛谁吹塞上音。
寒山起暮岚,秋水寂空潭。
一片繁华月,殷勤照草庵。
呼童扫窗北,活酒出溪南。
子行无复倚门亲,相见何堪涕泗频。
歧路残春长断信,一家圆月正伤神。
还山已荷埋身锸,隐阁仍危塾角巾。
龟石潭头一草堂,中秋明月照沧浪。
仰观天□何寥廓,欢与群英共霁光。
老去诗怀多活泼,重来花甲倍寻常。
碍彼清霄月,停空有片云。
悬吾方寸地,文武赵将军。
咫尺燕山侧,常如万里分。
寂寞今宵景,还如去岁秋。
美人消息远,令我心悠悠。
吴水东流去,秦山不可求。
碧水丹山又换秋,片帆高挂楚江头。
远天云树迎秋态,落日烟波动客愁。
金井月凉梧影瘦,瑶台风冷桂香浮。
瑟瑟西风吹浪花,江流百转漾晴沙。
月明芦渚雁横塞,秋老蒲塘客忆家。
报称愧无青玉案,遭逢空羡碧云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