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独木桥边水自流,闲鸥野鹤目相投。


垂杨未识青骢马,细草遍宜白牯牛。


海日射开新病眼,晨钟惊起老枯髅。

淹留古寺爽归期,延伫江干寄所思。


野鹤高飞浑不住,沙鸥闲立静偏宜。


城中明月遥相见,海上孤云去独迟。

东书还问锦江津,霜入枫林叶叶新。


秋草渡头归病客,槐花时节送闲人。


儿童颇怪诗囊重,造物多嫌古道真。

莫倚幽居耳目清,难消山色与溪声。


忍辜良晤长依寺,那得馀闲更入城。


野水渡牛微见迹,春风啼鸟不知名。

吾侪生而有志在四方,胡越秦楚同一堂。
盛年负剑去乡国,纵横八荒周五岳。


君不见席不暇暖突不黔,千秋万古称圣贤。

何堪白发入红尘,一往蹉跎六十春。

空谷去寻耕凿伴,东林无复答歌人。

故山梦断霜钟冷,好友书来丽句新。

谩道仙禽能住世,一春长与病相依。


卧残白日消朱顶,梦断红尘拥毳衣。


瘦骨正宜烟火绝,轻身宁羡稻梁肥。

曾从乡国早闻名,海外相逢感物情。


凉月入怀孤影直,好风当面细香生。


叶沉旧绿呈丹颗,甲迸新黄长碧茎。

故国离居动几旬,他乡两见月华新。


灯前细读怀中字,雪后频归梦里人。


宾雁未来秋已过,朔风不到海先春。

好春早有名山约,稔岁偏宜托钵僧。


自买草鞋来海岳,遍将米价问庐陵。


莲塘旧社归难得,桂岭孤峰到未能。

山缘渐密世缘疏,敢望良朋远寄书。


地僻不知曾有雁,水清宁复叹无鱼。


梦回冷榻闻钟后,僧老空林落叶初。

同游几日复离居,赠别无多意有馀。


白发淹留非所惜,红尘归去欲何如。


新诗近欠名山债,密约凭将故里书。

分形合质羡仙葩,濯濯清渠灼灼华。


螺女半身呈绛袖,鹤灵兼顶养朱砂。


兔乌角立无双影,楚汉中分总一家。

东林满林花尽开,北山之北何如哉。


故人留客不归去,许我买山方到来。


茅店板桥好乘兴,冻云老鹤休相猜。

烛边吟苦县更催,画尽炉头欲冷灰。


马齿一年随腊去,鸡声半夜送春来。


孤衾笑就青毡宿,明镜愁缘白发开。

细写新诗寄岭南,区区谁识是空函。


止啼黄叶从君玩,无口匏瓜且自缄。


风转谷声鸣众籁,日回竿影下长杉。

癯形衰态笑窥奁,世眼相逢岂免嫌。


自有天生穷骨格,不须人羡美髭髯。


林间得病常欹枕,海外无寒亦下帘。

饮光未是识瞿云,关吏何曾见老聃。


四十九年无一字,五千言下尽虚谈。


岳边万派全归海,岛外千峰自向南。

孤峰云外有千层,竹杖扶身独自登。


绝壁诛茅成矮屋,当门红树挂枯藤。


森森棘布三叉路,密密囊藏一个僧。

洞门流水碧泠泠,经过人间不暂停。


溪舌广长当下见,雷声浩大静中听。


逶迤入海成波澜,迢递看山隔杳冥。

止有云霞覆短床,不留馀物在空囊。


因探泉脉移茶灶,为爱松风结草堂。


一日别山同隔世,经年高枕当参方。

九十春秋强半过,住山时节苦无多。


海滨自顾垂垂老,林下还思踏踏歌。


云壑晚烟笼瀑布,石门晴日晒藤蓑。

野老经年别古坛,东林岑寂叶重丹。


鹤藏雪里微窥顶,鸡斗蓬中自正冠。


月满铁城人过少,腊残琼琯客归难。

海气苍茫日色曛,客窗谁与细论文。


蹉跎别路连风雪,惆怅家山隔水云。


地足槟榔无菜茹,门饶鹳鹤厌腥荤。

溪山非舌亦非身,久去重来见益亲。


四百峰中开别院,三千里外结芳邻。


苔生碧砌青如染,镜锁明窗净不尘。

洞里主人去不来,好山抛向白云堆。


岩花落尽空中雨,野火烧残劫外灰。


虚室岂宜终日闭,重门相待及时开。

大好随身五尺藜,临行遗落石房西。


青山久客不归去,白发老僧凭借携。


忆昨破鞋乘月往,有时高笠与云齐。

海涛近枕夜淙淙,旅梦乡心未易降。


乘月一归云里洞,挂帆犹记寺临江。


三身衣覆枯僧榻,四壁灯明古佛幢。

依旧去年人,还山自主宾。


瘦藤支病骨,老树倚吟身。


懒惰成吾癖,交游知我真。

言从泷水去,忍与故山违。


帆影侵平楚,钟声隔翠微。


孤踪成独往,无梦见君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