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鼓棹正逢江雪霁,是行应快吴吟。
透云寒日半晴阴。
烟岚凝翠重,霜树溅红深。

红楼缥缈光风里,熙熙和气欢声。
遏云馀韵最关情。
春山闲淡淡,秋水醉盈盈。

六鹤飞来松帐晓,菊迟梅早年光。
西池移宴到萱堂。
笙箫清弄玉,环佩暖回香。

七个圈儿为岁数,年年用墨糊涂。
一圈又剩半圈馀。
看看云蔽月,三际等空虚。

满院苔纹青欲滴,晓来丝雨才收。
茶烟轻扬绿窗幽。
昼长啼鸟倦,风紧落花愁。

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
鹤飞仙去总成休。
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

记得长宵纤影并,虬壶听彻更阑。
犀帘不避小庭寒。
抽簪闲拨火,芗拣鹧鸪斑。

记得秋期逢七夕,绿阴犹嘒残蝉。
针楼瓜果正当筵。
一痕云际月,刚是近初弦。

记得绮窗初罢绣,无聊同步回廊。
廉纤梅雨过银塘。
露荷香沁骨,风递一丝凉。

记得晓妆临宝镜,万梅花绕红楼。
髻云同绾两鬓秋。
卖花声过了,犹未卷帘钩。

未许婵娟全面露,当头虚说相逢。
痴云深护广寒宫。
中宵明镜掩,可是晚妆慵。

疑雨依稀还未雨,空阶一抺苍苔。
孤烟片片欲飞来。
似随风影去,复趁晓云回。

四五月间多雨,二三伏里尤凉。
老来卧起竹方床。
瘦躯如鹤,无意近文鸯。

对镜窥红眉翠薄,临窗愁坐含颦。
相思泪裛石榴裙。


念伊一去,江上几多程。

玉柄霜缨麈尾,泥金云篆书签。
飞琼居处在花南。
娟娟静女,合署秀才衔。

百里起家前令尹,奉天曾掌丝纶。
东归不扈属车尘。
音声树底,管领汉西京。

跗萼细牵墨线,花心双套瑶卮。
江南别唱采莲词。
恽箫和月擪,崖笛隔花吹。

人寿花红冬月半,寒香岁晚长留。
相邀陶令过罗浮。
水边篱下,彼此识荆州。

置酒立春前一日,彩毫常侍题诗。
台乌粉项报春迟。
葡萄腰褥锦,木笔胆瓶枝。

巷陌太平鼓,千门爆竹,并作春声。
少年事、朱楼系马弹筝。
新正。

试酌凤酒,金幡转、又东风。
温温煮枣房栊。
看软糕切玉,更芳茗舒茸。

一幅岁朝图样好,玉梅花底三更。
绣帘风约一钩银。
清娱便了,都是画中人。

玉勒青鞯游冶路,萝阴似水还清。
映窗窈窕数花明。
衣香多近水,扇影总疑云。

十载长安桃李梦,年来镜净尘空。
忽传彩笔小笺红。
满怀秋思,倾倒为芙蓉。

潦水似讥酒浅,秋云如妒蟾明。
幽人闻雁若闻莺。
更长端有意,菊晚近无情。

忆著旧山归去乐,松筠岁晚参天。
老来慵似柳三眠。
从教官府冷,甘作地行仙。

难驻青皇归去驾,飘零粉白脂红。
今朝不比锦香丛。
画梁双燕子,应也恨匆匆。

候馆寥寥辍棹过,酒醒无奈旅愁何。


雨昏郊郭行人少,苇暗汀洲宿雁多。


干禄已悲凋发鬓,结茅终愧负烟萝。

记得初穿行客路,长披山月江风。
年来归狎绿蓑中。
一襟梧露碧,两袖杏烟红。

诗思灯前来草草,被风吹去三分。
推窗独自倚黄昏。
墙低通竹影,枝暗失花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