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津秋晚度归艎,新领监州建礼郎。
蚤伏能名动江左,重闻谣咏入朱方。
部中句曲三茅阜,境上吴门二陆乡。
惠爱昔曾留二浙,能声行复表三河。
更传骚雅联编富,可是江山助思多。
当年二邑弦歌洽,所幸诸生簦蹻随。
此日毗陵流美化,风流应似赞皇时。
紞鼓吴门彻曙开,郡人还喜邓侯来。
政成岁稔庭无讼,谁伴南园举宴杯。
登瀛忝继唐词客,补郡仍陪汉望郎。
政事将何攀邵杜,声名空贵蹑王杨。
凉风萧萧吹井桐,佳怀如宝千不逢。
二年踪迹走阛阓,面目土炭心盲聋。
萁荄岂异伏枥马,云汉独羡高飞鸿。
青山西去水东流,两岸飞花送客舟。
何事阊门行一月,不能三日到宣州。
不到终南向几秋,移居更欲近沧洲。
风吹雨色连村暗,潮拥菱花出岸浮。
漠漠望中春自艳,寥寥泊处夜堪愁。
郡县分南国,皇华出圣朝。
为怜乡棹近,不道使车遥。
旧俗吴三让,遗风汉六条。
高鉴清洞彻,儒风入进难。
诏书增宠命,才子益能官。
门带山光晚,城临江水寒。
忆昔为儿逐我兄,曾抛竹马拜先生。
书斋已换当时主,诗壁空题故友名。
岂是争权留怨敌,可怜当路尽公卿。
山城返照上楼台,迤洒遥从北固回。
委巷人归沙市散,邮亭吏报夜冰开。
暂分江火鸣铙去,讵忆风霜振策来。
奔牛水涸没膝,寒骑骨露难驮。
漕舟纵横缆棹,江流汹涌波涛。
积雪久留行辙,蹇驴不任修途。
囊空绉眉羞涩,枕欹搔首踟蹰。
昔曾觇吏事,不是小规模。
万象胸中布,全牛眼底无。
迅雷推敏速,片月对清孤。
渡江第一南来驿,几度华堂延雁客。
百年运逐晓云空,愁杀鞮官老无职。
南徐今日古阳关,不断歌声祖离席。
独夜客凄篷背雨,通年人饱马头风。
伤心行路难如此,我尚身留古驿中。
小憩丹阳道上亭,聚时形即散时形。
无人不望前程奋,听叫哥哥许少停。
壮志何曾为别离,只怜儿女忍朝饥。
谁将此夕思乡梦,寄与闺中话片时。
荒村喔喔听鸡鸣,篷背颠风怒作声。
遥忆白头亲不寐,通宵屈指算行程。
此行非远别,何用惨离颜。
纵棹溪亭外,清歌樽酒闲。
相期在西笑,从此望南还。
岛树压丛云,波光铺塞雪。
迥浸寒无暑,平空晓犹月。
吕父巳入周,范蠡未辞越。
暂泊喜天晴,丹阳住晚程。
半窗留月色,隔岸送钟声。
江绕金山寺,云生铁瓮城。
长安未必胜江湖,盖世功名徯大儒。
三事更应登密令,一廛我欲伴樵夫。
令尹胸襟隘五湖,狂言时肯听迂儒。
未知他日翘材馆,可著当年郑介夫。
明月韬光甓社湖,发挥千载赖耆儒。
清江曲就无人识,来往横塘一鄙夫。
高阜荒荒古木稠,南徐江水送行舟。
河山已带中原色,风雨今为北道愁。
舟次丹阳成陆走,驱车长坂复经丘。
青山东去连京口,红日西沈向石头。
客路最嫌鸡戒晓,乡心生怕雁横秋。
凿石通泉脉,铸鼎炼丹砂。
丹成骑鹤去,满地生云霞。
山深人寂寂,涧曲水沄沄。
顾尔非忘世,遗身在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