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北岳开葱旧,中朝列艾厖。


声猷今第一,气量古无双。


乙夜陪宸跸,丁年拥帅幢。

倚檐楹万感,算都换、鬓丝皤。
记燕几裁云,禅床屑玉,如梦经过。
鸣珂,故家巷里,怅承平乔木化寒莎。

两岁是六秩,万里客他州。
一眉新月西挂,又报桂花秋。
想见吴中稚子,已办秫田数顷,更种橘千头。

老子家山,近古苏州,有监本呆。
叹长途荷担,斯宜已矣,急湍鼓枻,岂不危哉。
我爱陶潜,休官彭泽,为三径荒芜归去来。

大块赋形,皇览揆予,俾尔昌而寿。
嗟壮游。
岁月老征裘。

少年塞上秋来早,昴街尚馀芒曜。
举目关河,惊心弧矢,顾我岂堪戎纛。
几番凤诰。

壮志小鹏背,万里欲乘风。
马瘏裘敝,老来无复旧游重。
楚尾吴头蜀口,三十载间陈迹,衮衮水之东。

一日不见如三秋,人如湘浦春风楼。
危途崔嵬坂九折,万事变灭水一沤。
我公方寸湛古井,砥柱四海之颓流。
信手公侯八十年,言归山泽更臞仙。
声名固自盖天下,耆老所当留日边。
满腹诗书真我有,一门簪笏自家传。
昔别信陵门,常思国士恩。
激商知楚客,流羽辩梨园。
竹里敕中馔,花间促上尊。
一锡至仙城,知君有道情。
佛依无量寿,水亦千秋名。
苏耽何足羡,慧远且传声。
洞庭霜橘遣分珍,以侑西山眉寿春。
此日吾亲应念我,请君归遗太夫人。
七十衰翁年愈高,意气销尽湖海豪。
平生万事不翅足,但欲乞身归故巢。
几番挂冠不容去,归梦屡涉沧浪涛。
脱迹豺狼外,容身鹜雁闲。
虚舟元不系,倦翼自知还。
饮水犹能乐,编茆足可跧。
丈人行乐鉴江边,真境瀛洲遂盛传。
闻道麒麟天上瑞,不知七十地行仙。
一星南极辉珠蚌,连璧东床引玉田。
去年初度客姚江,今岁分阳举寿觞。
萍迹羁栖犹未定,松姿偃蹇渐成苍。
鹦花满目娱佳景,朋友邀人入醉乡。
楚腰一捻春魂重。
何处愁根种。
愤王坟畔日如薰。
兰锜风流溯。
共推君、意园畏友,冰蚕绳武。
磨蝎名场炎凉阅,面目书生似故。
盍簪史局数经秋,未及汗青同白头。
鼙鼓渔阳今见惯,弦歌匡邑且忘忧。
娟娟风露留人桂,浩浩烟波迟客鸥。
方姚绪论盈天下,今日宗风大畅时。
介士投戈争北面,岛人修贽亦先施。
独从元赏标三味,未肯卮言附九师。
不独朱陈说旧村,还如籍湜附韩门。
西清追步成陈迹,东海扬尘莫再论。
鹤发相看同辈少,雁行犹幸几人存。
吾妹贤明号女宗,奉亲曾代白华供。
故应高蹈侪鸾曜,共许徽音媲郝钟。
鱼檗嘉辰同好客,湖山胜处每随踪。
著述桑榆惜景光,丹缃翠墨郁奇香。
跋搜尧圃再三辑,碑过兰泉五倍强。
闻见四朝存掌故,网罗百氏总津梁。
义熙甲子耦耕年,贞吉幽人物外天。
当代灵光尊老宿,行窝安乐即神仙。
偶因止酒商芝饵,尚喜看花接笋箯。
我后坡公九日生。
少公八百四三龄。
望公万一可曾能。
一饮无名偕寿苏。
须眉宛在尚能呼。
神传古铁自如如。
生朝欲作祈年供,长寿玉圭天上来。
定是从今有家庆,世人传作画图开。
数枝西国芬陀利,一瓣南天波律香。
持作诞辰罗汉供,愿如罗汉寿无央。
悟得玄机已数年,曾蒙老宿印明禅。
定知凡物难为寿,故仗高人结胜缘。
皇家赐帛出郊圻,王母光荣九十时。
仙露酿成千日酒,春风来自万年枝。
旧颁官诰从儿贵,新制恩袍与体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