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车轣辘,牛觳觫。
积雪皑皑,飞雪䔩䔩。
前车上岭后车续,老牛服箱顾寒犊。

生刍庐外悲风鸣,一曲哀吟万古情。


五友亭闲山树暗,三槐堂寂月华明。


巴人泪落嘉陵水,澄野歌连上蔡城。

巴国指南思定祖,九真遗泽长孙留。


琴台藓合乾坤老,篆水烟横天地秋。


寂寂寒云覆陇树,凄凄疏雨暗江楼。

灵椿年年长,丹桂日日芳。
两树相映交辉光,有鹿有鹿游其傍。


地呈神芝何煌煌,天锡龄鹤来翱翔。

有心不在渔,纵渔亦无心。


所以直钩子,心与寒潭深。


无心亦无弦,吾以忘吾琴。

有子骑青骢,青骢何桓桓。


我马愧不如,谁马气如云。


下马为拜之,因以知其人。

我爱东山高,东山有佳色。


匪爱东山色,中有幽人宅。


昔为谢公居,今下董子帏。

高士传中知仲蔚,大丘车里著长文。


班衣随地将莱子,昼锦还家问铁君。


海鹤避人翻逐子,樯乌冲浪忽穿云。

有子怀贞介,因知尊甫贤。


自怡椿树寿,不羡槿花妍。


养志三牲上,扬名万寿前。

未及衰年便挂冠,先生原不负青山。


长竿野艇江湖外,黄菊清樽杖履间。


童稚阶前调鹤舞,阿儿天上侍龙颜。

卧看诸子舞衣斑,几个如公便得闲。


绿野心情绳检外,剑门山色有无间。


千年幸际明良会,十载深知稼穑艰。

松菊苍苍石竹斑,阿翁归老此中闲。


叹人趋走风尘里,输我从容水石间。


勇退尚怀□主术,旬宣犹记济时艰。

紫袍金带归来早,高卧旧江乡。
羡汝东溪溪水上,风烟好、乔木苍苍。
隔断红尘,坐移白日,一曲沧浪。

阳谷仙翁沧海客,踪迹满天涯。
御榻当年曾入梦,赐袍带、名动京华。
白首辞官,青云有子,拂袖还家。

黯嘿嘿兮,潜泾之湄。
富方谷兮,嗷嗷之无禄兮。
既覃以施,安且足兮。

太傅当年自教儿,唾壶谈麈亦吾师。


蓼莪流落玄扃下,不见音容只见诗。

我闻仙山有奇木,似木还非又如竹。
豢就天池走陆龙,削成玄圃辉山玉。


天生尺度齐人长,清如冰雪坚如钢。

幽人事佳遁,开轩对阳明。


兴来拂瑶轸,畅我平生情。


心中有真趣,指下无繁声。

泸口之木高参天,泸口之水青如烟。


主人有功能济川,长桥倏起何蜿蜒。


眼中突兀见奇事,观者纷纷若鳞次。

笑指灵椿寿域开,花封闻早赋归来。


高堂乐我朱颜壮,宦海从人白发催。


太史得名先五桂,晋公留祚启三槐。

岁岁花朝与寿期,画堂晴日正舒迟。


香风送暖吹斑鬓,绿酒摇光映白眉。


遐算屡窥南极现,高情真笑北山移。

老人不踏红尘路,踪迹常便水竹居。


蹑屐登山如北日,杖藜随步胜安车。


庭中任解王生袜,桥下谁传孺子书。

拳峰秀岋岋,清池下泠泠。


上有菖歜苗,瘦夺莓苔青。


人言九节根,食之制颓龄。

可是名门积至諴,双亲偕老向云岩。


庭前椿树坚持久,堂北萱花迥出凡。


振铎清风传矩度,采蘋高韵协英咸。

静对苍山阅岁华,人间何地著生涯。


翻书忽到无言处,陋巷春风自一家。

不辞提瓮灌山畦,绕屋江声似冉溪。


却笑永州憔悴客,壶觞终日叹羁栖。

我闻仁则荣,亦复必有寿。


斯语试今人,历历多不谬。


猗惟居易公,造化钟神秀。

谢印归来俗累轻,桥南惟与白鸥盟。


八旬福履身犹健,三世书香味更清。


石首风烟全乐事,川西桃李半成名。

诗骨棱棱海鹤清,天将全福副耆英。


门庭自信文章贵,杖履不知身世轻。


老去豸冠归物望,闲来霜简驻乡评。

壮岁黄堂老钓台,行藏事事见奇才。


芝兰阶下参差长,桃李门前次第开。


天纵风流高洛社,人从图画羡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