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陇上初黄雾四垂,禾头尽黑正淋漓。


衡山自有开云手,只在人间人不知。

平生飞动意,何事在蒿莱?


欲尽深尊酒,终惭贤圣才。


浮云犹蔽日,久雨不闻雷。


日夜长江水,遥从万里来。

天泽岂厌多,春泥行深耕。


九州沾易满,一暴新苗焚。


阳石不可鞭,草木倚玄冥。

一雨遂逾月,连朝仍彻宵。


雷公自收麦,田父不耘苗。


时见危垣堕,仍闻比屋漂。

初夏连朝雨,土人云入梅。


但闻檐溜密,不见晓光开。


衣润疑沾汗,阶空任长苔。

连朝阴未断,仰食虑尤深。


檐溜无穷响,村灯几处砧。


吾儿诗有债,老我韵劳心。

眩瞀知阴久,茶瓯不厌浓。


第忧沉稼穑,宁问浸芙蓉。


天阔翻盆雨,云昏淡墨峰。

绿涨东篱菊,桐凋古井栏。


雨频伤早谷,烟冷作新寒。


有木皆生耳,何颜得渥丹。

久雨新霁如发蒙,嫩月出海来屋东。


开轩静听百虫语,清光入沼翻帘栊。


白日劳劳生万事,不如淡月含冥蒙。

云惨失峰峦,林深鸟自安。


山城七日雨,客舍九秋寒。


绿酒愁边尽,黄花醉后看。

掣电引雷车,阴霾蔽天宇。
怨杀李花风,吹来榆荚雨。


霢霂近五旬,太阳难数睹。

终日昏昏睡不醒,出门流潦苦纵横。


夕阳只在遥山外,谁扫浮云见太清。

我征徂西今复东,分明身世如飘蓬。


岁华便是百年半,日气恰当三伏中。


山谷无情频送雨,园林何事急招风。

十日七日雨,十步九步水。


师徒宿蓁莽,宴坐吾亦耻。


其谁护封穴,未忍鸟鼠死。

寂寂不闻车马声,泥途无亦畏逢迎。


引觞自放连朝醉,挥麈遥思一座倾。


傅野好为三日雨,杜陵莫醉百忧行。

忽忽春将半,冥冥雨未休。


过从喧屐齿,追赏负觥筹。


诗句那排闷,莺声巧唤愁。

漂泊初时尚念乡,如今意定已都忘。


小窗积雨韦编润,慢火薰笼药裹香。


正要门前蛛结网,何妨篱上蚁成行。

东君滋万宝,雨点无头数。


穷巷一居深,编茅四檐注。


风平江静流,山近云低度。

山岚变浓云,地气泄冬热。


急雨春风颠,十日声不绝。


舍中流水入,墙外古沟咽。

门前苔绿路无迹,窗下书昏云满楼。


况是幽人本多睡,饮空小社一尊休。

冬雨经春日日来,碧湖新水涨楼台。


阳和畅后群阴散,百鸟声中万萼开。

涉春寒未衰,苦雨天欲破。


所向泥没膝,闭户只悲卧。


云如傍槛飞,风若吹瓦堕。

一日三日雨,雨中有青天。


未能舒叆叇,何苦弄潺湲。


卷海长风里,倾河白日边。

阳泄已氤氲,阴疏不凝结。


可怜终日雨,总是连天雪。


虽贫布衣暖,尚欲应时节。

一春泥水断前街,重闭柴门养绿苔。


惟有杏梁双海燕,知人曾到十洲来。

谁为戎首起边功,万里生灵一掷中。


天为忧之连作雨,人无识者骤歌风。


所期辟地今城守,不善因粮却火攻。

自入梅天气力微,不堪暑湿互蒸炊。


鬓边衰白三千丈,雨后昏黄十二时。


积润图书供火焙,新裁罗褐覆香匜。

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


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


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

十日久阴雨,今朝更沛然。


尺泥深草径,三月似梅天。


刳木承檐溜,舒瓢挹井泉。

苦雨蓬门只自关,几回思见紫芝颜。


野桥水力频增涨,石路苔痕久上班。


入境便闻声价重,登堂能遣簿书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