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近公如白雪,益破旅愁凝。


客礼容疏放,忘形向友朋。


昔承推奖分,况浥酒如冰。

东郡趋庭日,超然欢笑同。


竹深留客处,花发去年丛。


去远留诗别,更长爱烛红。

壮惜身名晚,因人作远游。


风尘三尺剑,天地一沙鸥。


星落黄姑渚,貂馀季子裘。

牢落乾坤大,吾生亦有涯。


说诗能累夜,得醉即为家。


日晚烟花乱,无村眺望赊。

万象皆春气,梅花年后多。


深知好颜色,且得慰蹉跎。


胜地初相引,古人谁得过。

故人得佳句,颇觉寄来迟。


意惬关飞动,忧端且岁时。


烟尘独长望,花柳更无私。

良会不复久,三年独此心。


艰难归故里,感动一沉吟。


人见幽居僻,真为烂漫深。

十年前已抱冬心,遁迹归山悔不深。


铸错九州重聚铁,励清四畏再辞金。


耐寒久中烟霞疾,忍饿毋为富贵淫。

轮回六道早分途,面目昂然一匹夫。


贾谊忧时成谪宦,严光避地是狂奴。


甘心长抱荆山璞,何事还求象罔珠?


冷眼静观时世变,始知忠义寄刀屠。

小少胭肢走马坡,暮年在客作常何。


公原靖海将军裔,我亦终南进士科。


蜡烛灰心还坠泪,爨琴焦尾尚高歌。

小桃泪冷东风倦,《阳关》薄酒殷勤荐。
此去不言归,知君思已灰。

云山千万叠,都是伤心色。

刘郎爱花被花恼,玄都观里诗应好。


骚人从古多闲愁,仍是清樽破除了。


禁诗如禁秋虫鸣,止酒如止长淮倾。

牡丹犹欲扳春住,开到荼蘼春遂去。


黄蜂白蝶太痴生,抵死嗔风复嗔雨。


少年世味如蜜甜,迩来唯觉食无盐。

风雅有正宗,太山视丘垤。


识者了珉玉,不尔远尧桀。


咸韶久不作,日月遭薄蚀。

异县伤孤殡,慈颜念倚闾。


旧阡无触鹿,新荐有跳鱼。


舟楫逾江水,风霜迫岁除。

百年斤斧避龙鳞,尚被樵夫斫作薪。


三伏修涂多暍死,清阴留取庇行人。

不慕轩裳慕隐沦,直将富贵比浮云。


竹沟引水通银汉,石甃澄澜起縠纹。


湖上三间容我卜,溪边一派与君分。

清时民讼简,尺素半偷闲。


岐路将迎里,人情喜怒间。


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

药匕蠲疴去近班,主台西邑借馀闲。


梢云翠色凌霜罢,巢阁仙姿瑞世还。


秋沼萦心林下水,晓楼供目雨馀山。

青管裁篇属旧僚,赓歌奇意亦飘飘。


横徽曲妙谁逃赏,过物风清尽应箫。


此路烟霞催入洛,他年簪笏庆归朝。

岁阴谁不感摧颓,更值亨衢出处催。


根柢只堪陪栎社,功名何足玷云台。


览穷文史篇章倦,过尽荣华老病来。

天畿巡部听车音,更值秋空卷夕霖。


击壤但闻尧俗乐,宽条方识汉恩深。


酾渠引漕民兼富,飞檄宣风令莫侵。

高斋新境断纤尘,曲圃芳畦豫记春。


今日且资移树法,明年应作看花人。

公有长才动缙绅,朝廷不肯弃名臣。


高怀空结山中社,远略今清塞外尘。


竹坞未荒溪叶密,菊丛虽旧径花新。

世隐东畿赋遂初,荆枝相乐本田庐。


偶随幽鸟同还俗,何意惊鼷并载车。


浴殿封芝惭视草,史阶簪笔玷成书。

岁晚风清洛雾开,有人沿溯避嚣埃。


庄谈解辩观濠乐,潘兴能添作赋才。


兰菊分洲争向背,凫鹥随棹罢惊猜。

有客天街夜辔还,霰花无数拂雕鞍。


路疑西极瑶池近,人似南朝鹤氅寒。


漏鼓传声催暝色,曲车迷辙寄馀欢。

绿发仙郎得郡新,颍川重喜拂征尘。


樽前道旧情无改,马上裁篇笔有春。


万里江山迎使旆,九门冠剑别朝绅。

谢病弥年叹偃床,知君灵气本无伤。


论筌自识忘筌意,失马终为得马祥。


心到不贪方是宝,物归何有即名乡。

昔岁西都饯使旗,今兹何幸复相依。


颍川士族占星聚,辽海乡人看鹤归。


乘塞惠风消战略,论文精辩破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