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超回直欲与丘齐,才到功名识便迷。


只为崔巍大成殿,宰公东坐冉公西。

老衰那敢信吾斯,才拙宁须用可期。


萧飒蛾眉应少妒,嗫嚅鸡肋反堪疑。


命如侯白聊称厚,身学杨朱只自私。

少年才气颇纵横,来问衰翁与借名。


他日名成君自悔,只将牙颊送余生。

十年龙卧大河湄,磊块时时一吐奇。


共许使齐能论乐,何言返鲁便删诗。


抟秋片羽风斯下,媚夜繁星月并垂。

不为风尘色,吾庐卧自深。


时名双屈指,物态一惊心。


姓字劳波及,文章久陆沈。

十年岐路感商星,见和新诗未忍听。


幸自归家同社燕,还将握手慰原鸰。


南金价重留成镜,云母恩深宴作屏。

莫问援琴意,惟怜执手时。


新诗过草速,疏烛受花迟。


岁月吾初有,乾坤尔自知。

射堂飞霰点朱衣,拥鼻微吟念采薇。


岂谓剡中游客尽,端因郢曲和人稀。


渔蓑此夜寒从剧,鹤氅当年貌已非。

纵令朝籍许从容,只合青山学老农。


帝谓橐中无薏苡,谁从匣里识芙蓉。


门人著辨称非马,邑子矜名笑似龙。

一身赠蹬避墙东,回首交游感慨中。


泣罢人龙才欲尽,瘦来天马步难工。


椷书忽动西江色,只字犹希大国风。

翩翩露冕拥朱轩,十二诸侯济上尊。


才大梗阳无讼狱,政馀元礼有登门。


齐风共许中原色,楚些能忘大泽魂。

倦飞谁不爱林萝,况有新诗慰藉多。


身是王生宁结袜,门如翟尉任张罗。


蠹鱼渐老犹飧字,蛙黾何能且和歌。

初疑兴尽子猷还,咫尺清苕未可攀。


日暮碧云离合际,江秋紫气有无间。


劳公郢里歌中雪,念我祗园梦里山。

雪后柴门迹未新,谁将尺素走阳春。


应怜短棹山阴客,共是朱弦调里人。


超暝楼台同气象,濯风梅柳且精神。

去矣年华不可留,虚堂寂历散莲筹。


钟声未起千门色,杯酒仍牵隔岁愁。


海内风尘新白发,使君冰雪旧青州。

天拥鲸鲵贾怒奔,地当牛女正妖氛。


千村燐发遥疑烧,叠岛烽来上属云。


鼓角长横吴郡邑,楼船益置汉将军。

张卿留侯裔,中岁慕黄石。


蚁观一世豪,消摇于八极。


寄此漆园蝶,薄彼天门翼。

春色生烽燧,关山信月轮。


帝乡愁绪外,梁狱上书辰。


社稷缠妖气,生涯脱要津。

凌晨叩门者,翩翩一佳士。


须眉映初日,清波溢其齿。


为余语若翁,少颇习名理。

在屈龙从蠖,乘伸鹄为凤。


言念子渊材,无惭部史贡。


讲德既有述,得贤能无颂。

鸡鸣山头祀功臣,蝉冕虽蔫天泽新。


颖公舌枯宋公馁,纵有微劳何处论。

六朝诸帝总沈沦,古垄寒芜社鬼邻。


何事彼都诸士女,刲羊争赛蒋侯神。

数拳顽石点庭皋,蔓草疏花绕四遭。


似与抢榆减归念,弇中终自有逍遥。

书来病弟已加餐,离绪千头且暂宽。


便是天恩赐休沐,可能同觅少年欢。

五侯池馆只如常,千骑传呵也不妨。


恬澹总来才二字,可教容易便相忘。

五湖小寇如饥禽,一疏轻摇朝野心。


但使使君能信赏,何愁竖子不成擒。

残妻病弟三贫息,刺促家音奈我何。


六十三年牙齿落,此生垂尽亦从它。

总为天王德意真,倾家多作赈饥人。


两都多少黄金穴,不救区区白屋贫。

长夏辕门解甲时,轻衫十万羽林儿。


不知一半耕农死,饱饭城头日日嬉。

麒麟蹙起带围赪,琬琰连旌二相名。


莫怪君王重调燮,近来旸雨较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