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日日无堪只叹嗟,谁教九日事豪华。


寂寥难落方山帽,烂熳先开野菊花。


闻道鹓鸾趋镐燕,忍将鸿雁听边笳。

九日登高可强欢,听歌莫放玉杯乾。


黄花烂漫宜新酒,白发稀疏落小冠。


桂水波光趋海急,峡山岚翠带云寒。

邑城东南百馀里,穿尽荒山渡重水。


林倾路转大壑开,峭壁崔嵬半空倚。


上无勾连下无根,镌镵难成画难比。

前年九日别家时,黄菊才开一两枝。


今岁重阳归未得,却寻莲社步迟迟。

旋披榛棘寻山径,忽绕松篁入寺门。


九日临高无此处,佛香禅味解尘昏。

落魄老道士,遥忆谢公山。


眠云坐盘石,尽日听潺潺。

眼明逢九日,习气自多生。


官冷有闲趣,花开无世情。


玄嚣何许是,素浐第存名。

芙蓉披靡秋水寒,吴姝越艳芳思单。


漫把黄花事佳节,黄花不入歌舞欢。


昔人戏马足强健,今我无酒空巑岏。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
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数丛黄菊遍亭皋,不见南山首重搔。


日暮忽来真观坐,郤从画里寄登高。

壮老相催已久知,逢秋正自不须悲。


向来蚁国一场梦,此去牛山几首诗。


且共黄花嬉晋晚,懒携白发过燕垂。

雁雁西北来,亦复东南翔。


动物各有时,吾当谨行藏。


厚墐违严风,密袂御凛霜。

生世悔识字,祝身如野农。


勤劳养尊老,膳味日可重。


农篘熟新黍,耕休有过从。

山鸡鲜羽毛,野鹘健爪吻。


秋高草木空,屏处亦可隐。


一为嗜欲牵,遂与笼槛近。

粲粲黄菊花,照我原上土。


拒霜亦多态,终日相媚妩。


春花岂不美,嗟此风露苦。

秋气一以深,四野嘶严风。


晨兴视庭树,今昨忽不同。


超腾谅无术,俯仰此世中。

忧患与寒暑,攻人如五兵。


中年学养道,严于守坚城。


秋风不相贷,白发日夜生。

去年九月江城角,尚得临风把一杯。


今岁并无黄菊看,谁家更遣白衣来。


身犹是雁飞难泊,时不如潮去解回。

穷人忧夜长,壮士惜日短。


重九俗所欣,我意乃迩懒。


岂无解忧酒,累酌不能满。

我生三十九,半在燕京走。


不见京师冬,有此雨雪久。


而况润之地,江南京之口。

尘世难逢笑口开,菊花须趁此时栽。


西风且莫频吹尽,恐有东篱旧主来。

遥望匡庐紫气开,芙蓉天畔倚云栽。


重阳不尽登高兴,飞上千峰归去来。

满城风雨菊初开,知是东君着意栽。


莫待明朝花冷淡,清香留待故人来。

九日云浓拨未开,黄花从此不须栽。


多情恐负龙山约,犹遣青州从事来。

客里重阳兴转高,酒无缘分觉寥寥。


街衢插遍茱萸鬓,风雨寒催杨柳条。


多事孟嘉还近笑,知音杜甫费重招。

鸣珂初下玉宸班,昨夜飞霜入汉关。


红树却如先客醉,黄花真似称官闲。


风前听雁思南国,篱下班荆话故山。

瀛洲官阁帝城东,一望燕山感慨同。


易水寒生人别处,渔阳秋在雁声中。


胡笳怨彻长榆月,画角吹残落木风。

幕府拥旧畿,戟门接西苑。


主人暮开阁,上客初停幰。


维时秋九月,篱菊灿盈本。

不为悲秋两鬓凋,总怜双目断征桡。


思君此日风前帽,何处同归月下潮。


物候又惊篱菊放,新愁都向酒杯消。

清秋百丈正牵江,十里蒹葭一夜霜。


挂席微风生远渚,冲人独鸟背斜阳。


不须黄菊频簪鬓,何事青山负举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