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陟身千仞览遐荒,往古遗踪事缈茫。


燕市几曾收骏骨,召南何处觅甘棠。


云来西北连阴岳,雁过高空带晓霜。

来青缥缈起山阿,连袂跻攀恣啸歌。


众壑高从檐外落,千峰低向槛前过。


渔梁樵径烟霞古,翠石苍松岁月多。

严风驱雁尽南飞,枯坐萧斋怅落晖。


凤阙恩沾桑落赐,龙山兴与菊花违。


难期地缩壶公杖,却忆尊开靖节扉。

吴囿游回日将暮,解缆随流认归路。


炮虾劈蟹聊具觞,临觞缓领舟行趣。


须臾璧月丽中天,照见长江隔江树。

久客难登客里台,况当多病菊花开。


乡心已逐秋风急,鸿雁偏从漠北来。

几度重阳客里过,一身长病奈秋何。


少年壮志蹉跎尽,回首烟云塞上多。

笳声凄切雁声哀,风起高原猎骑回。


无尽愁云吹不散,望乡空上白龙堆。

重阳连袂眺高台,雨歇平山景物开。


楼阁参差排地起,峰峦突兀渡江来。


白云端为秋卿驻,肃气还因使节回。

真州吴囿城东湄,扁舟九日来探奇。


湘芷江兰杂洞壑,古柏老桂蟠蛟螭。


忽讶远山渡隰岸,那知高阁淩厜㕒。

翠竹黄花野外宽,篱边溪畔各追欢。


苍髯得句狂呼酒,玉树临风醉不冠。


霜叶满林秋灿烂,丹峰横汉气高寒。

放怀天地觉增宽,酒社文坛几度欢。


云里霜声排雁字,檐前秋色上鸡冠。


龙山雅会人俱往,蓝水空传句不寒。

风卷黄云浪卷沙,风晴浪息起边笳。


奚囊久废寻山句,篱菊偏开索酒花。


自许携尊倾箧笥,虚疑遣使报烟霞。

忆弭嘉禾棹,曾登乐顺堂。


别来霜再白,相见菊初黄。


诗思增奇崄,交情笃老苍。

旌节来长水,扁舟发夜分。


官斋同宴饮,天象动星文。


深涧流甘乳,高松养白云。

晴色丽朝暾,肩舆出郭门。


招携酬令节,取次历名园。


丘壑高人致,烟霞过客魂。

登眺林皋霁,萧森霜露馀。


一从遭斥逐,深喜近樵渔。


芦雪人家岸,槐烟野衲居。

志士悲年迅,重阳节又临。


欲寻黄叶路,高寄白云心。


惠子濠梁乐,荣期带索吟。

折简邀同辈,登临破郁陶。


但知狂纵酒,不敢妄题糕。


卷地惊沙起,鸣霄旅雁高。

嶙峋危阁插天奇,望眼欣逢佳节时。


烟树万家村落远,秋山一带翠痕披。


龙山豪放参军酒,蓝水悲歌工部诗。

登高愁负东园约,骑马何辞泥泞前。


酒榼话残挑烛夜,竹廊风响对床眠。


小窗雁冷三更雨,短菊秋荒一径烟。

不把茱萸兴自豪,青丝幸未带霜搔。


题糕诗自惊飙馆,拄笏谁能识马曹?


但得有钱堪纵饮,何须循俗强登高。


西风秋老黄花健,一醉酕醄读楚骚。

柏子香中闭净坊,为君着屐弄秋阳。


老来见事如无事,节里随乡且入乡。


但可炊糜倾兔褐,何妨撚菊泛鹅黄。

蛇径回环织女机,足间攲石碍云飞。


西风短发欺乌帽,落日清尊走白衣。


病眼逢山寒水净,妄心更事远烟微。

小隐精庐占一丘,趁行羁雁远相求。


豺狼当道谁青眼,兄弟他方俱白头。


问舍终同茅屋老,榰车聊共菊花秋。

菜饱无期岁已侵,高谈何处著幽深。


二年旅寄不堪说,九日盟寒那复寻。


此地有时容醉玉,寒花无数吐秋金。

五年去国若为欢,九日逢秋强自宽。


树搅冰霜惊岁晚,山围雾雨试朝寒。


不关鸟帽随风落,只把红萸对俗看。

习气仍馀酒后狂,十年坐斥醉中乡。


读书窗外千堆雪,利剑床头一匣霜。


收拾微吟追李杜,研摩小楷逼苏黄。

老蝶凌风作晚狂,小春争得媚寒乡。


池边团碧擎残雨,林末轻红拒薄霜。


笑我何时书竹帛,似君依旧踏槐黄。

巴得重阳未到家,短篷根底忆黄花。


乌纱不为西风舞,空与同舟说孟嘉。

偶因萸菊到城头,手揽潇湘一片秋。


西北黄尘清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