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重阳时候在青阳,野店山肴对举觞。


菊蕊半开簪鬓好,橘包初破噀人香。


西风有意吹纱帽,细雨无情湿锦障。

秋杪仍新霁,天涯忆故乡。


少陵三坐客,太白两重阳。


深院日复日,寒花黄未黄。

薄薄酒,胜独醒。
丑丑妇,胜鳏茕。
笙歌鼎沸不须羡,松风满耳自足听。

青山如候虫,可赏不可恋。


胡为谢康乐,游览乃欲遍。


纵登最高顶,过眼犹掣电。

白衣不至酒难赊,兀坐晴窗独饮茶。


今日重阳对岩桂,昔年百本看黄花。

牧之秋浦峰头饮,王勃南昌阁上吟。


千古胜游谁复继,只今重九欠登临。

年年把酒对黄花,一任西风醉帽斜。


今日无钱还对菊,不知何处酒堪赊。

轻霞朝日两微茫,沙路骎骎十里强。


照水有情枫叶赤,倚崖无数菊花黄。


兴酣争举凌云笔,醉熟重浮滟海觞。

客里逢重九,萧萧落叶风。


略无花对菊,但有鬓如蓬。


蕉卷新收绿,枫旗半展红。

令节逢重九,相携鉴上游。


扁舟浮舴艋,左手把蝤蛑。


红叶明青眼,黄花重白头。

风雨年时政不佳,山翁无酒向谁赊。


又还九日看黄菊,却喜晴天映碧纱。


有底尊前悲节物,只应醉里送生涯。

曳杖携壶意颇长,了无风雨破重阳。


团栾饤座橙方绿,蓓蕾扶篱菊未黄。


醉里茱萸须遍插,尊前鸿雁政成行。

家山入望更贪程,造物无心雨与晴。


今日莫愁明日近,一程但作两程行。


生须快意何尝梦,久不还乡亦自惊。

冰花何事太迟开,肯傍春风脚底来。


飞絮漫天轻认柳,落英满地错怜梅。


玄冥莫恨空归去,青帝从教倒载回。

眼横秦望接云高,不独诗豪酒亦豪。


岂是过呼韩吏部,未应轻比汉功曹。


尊空北海怀文举,菊绕东篱念老陶。

秋雁初飞几点高,卧龙送目十分豪。


且容司马吹纱帽,莫向参军问骑曹。


饮吸百川从酩酊,诗驱万象入甄陶。

登临兴引越山高,醉眼何曾识二豪。


戏马向来夸胜饯,卧龙此去记吾曹。


风前短发还羞杜,笔底新诗欲和陶。

满城风雨不禁秋,宁是先生懒出游。


采菊未成三径约,看囊尚有一钱留。


催租有底关诗思,落帽何妨付酒舟。

一时四美,对重阳、那更无风无雨。
尘世难逢开口笑,不饮黄花有语。
云谷春生,星岩秋好,引领群仙去。

水天一色。
正四野秋高,千古愁极。
多少黄花密意,付他欢伯。

人在烟云里,山横碧落旁。
望中缥缈是仙乡。
幸有佳朋、何惜醉斜阳。

素节秋强半,嘉名久最宜。
霜风簌簌下天涯。
幸有佳朋、何惜共登危。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
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
云绕禾场,熢沈戎马,田野欢声凑。

重阳风雨满城边,一笑登临万象先。


玉旨辉煌天九五,珠崖浩瀚地三千。


文明此日开昌运,颂述于时籍大贤。

客里重阳至,尊前旧侣同。


回波侵岸柳,晚照映江枫。


荡桨随鸥鹭,飞帆接雁鸿。

我岂人间客,秋风托尔邻。


一声清唳晓,万里壮游身。


出处自有道,栖迟未厌贫。

范相南园五百秋,重来访古转多愁。


啼乌树老台空在,饮马池荒水不流。


芹泮好从多士乐,桂丛谁赋小山幽。

步履巉岩若跨鳌,望中诗兴与秋高。


西山拄笏东山屐,右手持杯左手螯。


返照入湖明塔影,断云将雨过林皋。

今年九日无一钱,杞菊满院秋娟娟。


闭门不出何所作,抱膝长吟真可怜。


城东买竹欲移屋,溪上种秫空求田。

岁云暮矣北风凉,独立高楼望大荒。


雾气似尘黄作色,日轮如血赤无光。


经纶尚有诸公在,韬略原非我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