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田如画局,山溜细通塍。


点点凫鹥白,亭亭蒲稗青。

隐隐谷穷处,鸡犬如隔尘。


下窥见墙屋,知是五陵人。

寻源怅何之,渺渺入荒野。


裴回灌莽中,偶尔遇樵者。

驱马渡南涧,涧水清且驶。


蹀躞未肯前,磊磊青石子。

亭俯清淙石岛开,六飞临幸尚雕台。


瀑飘东岭青云下,峡坼西风紫塞来。


龙首已疏寒似雪,鲸鳞初动昼成雷。

卜筑怀千古,书台磴道攀。


茶分二泉水,松吹九龙山。


玉笈风烟外,金庭睥睨间。

疲马入云谷,柴门方解骖。


乍从双瀑下,忽过九龙岩。


石古苍烟积,峰横落日衔。

踏遍山重叠,峰回路转深。


鸟声分下上,树色半晴阴。


尘世无常住,仙源不可寻。

雨夜消游兴,今朝忽放晴。


看山曾有约,出郭不徒行。


众卉含生意,新禽变异声。

跨陌津桥十里亭,前驺横绝犯严更。


银河荡漾斜垂地,瑶斗阑干倒倚城。


苑阔树头迷阙影,川长烟外认滩声。

惠山郁律九龙峰,磅礡大地包鸿蒙。


划然一夕震风雨,欲启灵境昭神功。


六丁行空怒鞭斥,电火摇光飞霹雳。

稚圭蛙两部,日夜成笙歌。


四月雨声恶,两山秋气多。


青苔生客舍,白水落官河。

九龙胡去来,一雨洗灵穴。


其上莲花界,玲珑印潮月。


咒钵理则然,卓锡神应设。

九龙滩下泊,烟景暗苍苔。


树影临流出,钟声渡水来。


江空鸥伴少,风急雁群哀。

浪随仙履日跻扳,不尽奇观是此山。


云影九龙疑出洞,涧沿双壁几成湾。


红光花影飞觞滴,翠色茵连拄锡还。

长桥连跨势如环,万壑齐喧汇一湾。


侹侹石梁穿月峡,深深云洞锁烟鬟。


龙鳞隐约垂虹底,雁影参差夕照间。

老觉人前万事非,登高望远独依依。


难披榛莽凌千仞,已许湖山共落晖。


世改性随龙不灭,天空云与雁同飞。

洞中石乳色如霜,欲煮刀圭未得方。


叹息此生来已晚,更将残命笑嵇康。

九龙起幽壑,百谷走春雷。


峡坼苍厓断,天倾白浪回。


朝行神禹穴,暮过楚王台。

迢递千重险,崎岖一路通。


山深迷白日,林冬豁苍穹。


正值严冬际,浑如春昼中。

纷纷铚艾趣南亩,骇见持殳逐盗牛。
渤海循风今罕见,嘱君牖户早绸缪。
蕞尔小邑深山中,当年开关亦草草。
劈开群峡通江河,乱石中流全未扫。
任他水石相搏激,成此危途世应少。
我从建溪走千里,胆落魂销百滩水。
舟人更说九龙滩,绝险诸滩安足齿。
嗟予漂泊何为哉,今日亲到龙滩来。
风雨两乡难缩地,小窗时读去年诗。
九龙何处云深浅,一雁不来人别离。
老树引藤秋结子,黄猿窥果昼呼儿。
径僻山深事事幽,尘情如洗坐夷犹。
相看菡萏千花色,不受梧桐一叶秋。
带雨香从衣上惹,凌波影入酒中浮。
逶迤九节九芙蓉,万壑涛生百尺松。
游客漫携山竹杖,恐惊风雨又为龙。
雨气昏三日,晴光笼万井。
鸟入石林深,人行溪路永。
陟冈泥尚滑,渡水浪犹猛。
才报兰秋又菊秋,重阳重到藿川游。
亭高风急鸣蝉翼,岩古云生傍马头。
祭野弥增霜露感,催租漫作稻粱谋。
行行出翠微,一径入斜晖。
黄叶有时落,白云何处飞。
溪长虹晕断,稻熟蟹匡肥。
千古梁溪路,闲行散客愁。
松杉山市晚,钟鼓寺门秋。
塔影云端迥,泉声石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