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经过茂宰鸣琴地,忽忆孤山一鹤飞。


候馆棠阴聊系马,居人指点欲沾衣。

好买山阴二顷田,草堂只住剡溪边。


谁无白饭鱼羹吃,未有青鞋布袜缘。


万壑烟霞晴看画,五更风雨早朝天。

朱子道鸣濂洛后,紫阳山并华嵩高。


生民不被当时泽,从祀方从后世褒。


封事万言焚谏稿,棹歌九曲付渔舠。

锦轴牙签插架高,座中上客尽英髦。
双钩妙诀频临晋,五字新篇祇和陶。
辟蠹春来教汗竹,聚萤夜半代焚膏。
客自无归处,长安路不迷。
偶然留半榻,便已足羁栖。
说剑神尤王,论文鬼欲啼。
覆庐运气。
去天定几尺,红墙影里。
巷口树阴,户外辚声双扉启。
穷冬客潞河,风顽石亦冻。
愁如虎狼秦,欲避苦无洞。
走寻吾好友,狂谈快始纵。
端明曾小住,宅在水云湄。
儋耳频年谪,峨眉故国思。
乾坤穷此老,乌鹊吊空枝。
响晨窗、渐疏落叶,空阶还凝寒雨。
停云静咏虚堂悄,惯送雁边愁去。
闲记取。
疏雨半窗花影,秋风一枕松声。
焚香独会参同契,手自训黄庭。
鹆眼冷依湘竹,乌皮静罨蓉屏。
梦断小红楼。
宿雨初收。
闹晴蜂蝶上帘钩。
去年经此长安路,满岸寒枝缀香絮。
今从此地故乡归,几阵轻风带微雨。
转头世事不堪论,白猿洞口愁黄昏。
檐引山霞润,池翻树影虚。
鸟停枰外石,花度枕前书。
只与清谈便,宁知俗计疏。
白鹭洲前碧水湾,谁开风景异人间。
江心地夹双乔树,海上波浮一点山。
天设画图堪赏胜,书储今古足怡颜。
一江流水绕村长,烟树依微带夕阳。
不是季真湖上宅,定应子美瀼西堂。
闭门读《易》潮平岸,刻烛吟诗酒满觞。
京国初归启旧扉,文园门巷柳阴肥。
静看鸟雀巡书案,闲钓菰蒲坐石矶。
容易祇沽邻妪酒,疏庸聊著野人衣。
榕阴深处一堂开,日倚栏干望几回。
旧雨不逢排闼至,先生今为看花来。
碧桃红杏飘书带,水色山光入酒杯。
江南书屋号云津,千卷万卷皆非新。
读书谁解书中意,我识刘氏家传真。
积德先世有贤哲,认得孔颜不是贫。
故人家住大江边,又踏鸥波已七年。
养鹤亭深栽竹地,读书窗袅煮茶烟。
论交有道惭垂顾,推毂无能与荐贤。
江汉千年地,风流一代豪。
身居王者贵,心慕古人高。
画栋充蝌蚪,琼窗秃兔毫。
此地稀人迹,诛茅古树间。
门前流绿水,屋上枕青山。
藻思明霞发,幽情芳杜闲。
乳燕鸣鸠甲水滨,小轩幽径足听闻。
生忘芳草翻疑梦,寒尽梅花剩得春。
世事暗随灯烬落,年华偏恋老翁新。
尧章叔夜久仙去,旧谱何人辨证来。
纸阁无尘且孤赏,胆瓶一朵破黄梅。
名姓官私远可徵,芝泥钤出认犹能。
夜深双眼清如水,高点黄山雁足镫。
汉家玉玺已飞烟,陵树长安望渺然。
剩有累累数方印,一齐清泪滴铜仙。
栽得淩霜菊,幽香绕砌边。
谱传彭泽后,派得济阳延。
隙地三弓辟,疏篱六枳编。
酸风瑟瑟怯衣单,烛灺羹残兴亦阑。
天似怜人归去晚,故教冷月出云端。
叠盆为架烛为台,已载山翁载酒来。
何事天公弄狡狯,雪花偏逐菊花开。
主人位置各相当,绛白分明配紫黄。
中有一枝倍奇特,花开并蒂宛莲房。
种分虎齿与狮毛,瘦影亭亭品自高。
傲骨崚峋难入世,恰宜清供对吾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