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道书岩好,谁知石洞奇。


外才一径尽,中忽万峰欹。


窍石天成屋,泓泉鬼斸池。

不遇黄山谷,那传石橘林。


岩欺小孤顶,影落大江心。


试听秋虫语,如闻夜诵音。

惊风吹折扶桑柯,白日惨惨沉沧波。


无数哀猿啼不止,美人回首泪滂沱。


曾将九辩吊沅澧,长夜悠悠雪千里。

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琤。


路从飞鸟上头过,人在白云高处行。


岩下行田谢康乐,洞中辟谷李先生。

从来廊庙出山林,师友相资好弟兄。
料得至今风雨夜,山神犹记读书声。
两股寒泉五交络,围绕山腰遭束缚。
金锁朝垂铁石悬,玉绳夜浸银河落。
当时曾絷内难凶,至今千古流无穷。
尖石森然疑笋出,恰类龙孙启雷蛰。
草如箨解春雨香,树若枝凝晓云湿。
山鬼忍馋不敢锄,头角放倚青天孤。
百尺飞泉如瀑布,直泻悬崖几朝暮。
气迷云缕鲛绡垂,光射冰帘月钩露。
当年为唤锦袍仙,好咏银河落九天。
放生湖中有金鲤,身带铜环弄清泚。
年多变态神化龙,三十六鳞云气起。
已能济世成甘霖,令公涵育恩泽深。
怪石两分自中断,形势巍峨色璀璨。
令公试剑剑有神,应谶他年平内难。
锋铓不钝耀雪霜,匣藏三尺紫电光。
雨沐莲峰青孕孕,移来宜付中书卧。
东溟为砚云如笺,写遍长天愁欲破。
令公手携登玉堂,凤池波浸山苍苍。
空潭形圆小于瓮,寒泉注满波翻永。
秋蟾落影如明珠,夜永骊龙应起弄。
若能变作葡萄醅,酣饮吏部应时来。
无帆无楫空类舫,不经江涨波涛漾。
当年已办济川功,留得遗形岩石上。
纵令百丈那可牵,高歌击节时叩舷。
东龛古刹寄岩麓,令公读书有遗躅。
瑟瑟风语龙髯松,潇潇雨敲凤尾竹。
流传香火将千秋,晨钟暮鼓云悠悠。
女娲炼遗补天石,六丁下凿开岩室。
山灵閟护不敢居,留与令公读经籍。
至今犹听吾伊声,刚风吹度渊龙惊。
壶山分得半岩青,小筑藏书宕数楹。
云絮晚凉当户落,苔花晴润傍琴生。
光阴莫放闲中过,学业偏于静里成。
羊城僻地筑幽居,幸得壶山仅亩馀。
苔径不嫌车马迹,芸窗常对圣贤书。
吾伊声歇犹思索,灯火光残尚卷舒。
独秀山椒石室幽,弦歌太守日来游。
不图文史三冬足,常有烟霞五色浮。
道路只今徇木铎,云礽又复绍箕裘。
玉璞楚山中,仙书圯桥上。
莫学扬子云,奇字委草莽。
杜陵佳丽地,千古尽英游。
云烟去天尺五,绣阁倚朱楼。
碧草荒岩五亩,翠霭丹崖百尺,宇宙为吾留。
河北钟灵气,岩深蕴太虚。
层山饶邃谷,石室为藏书。
秘轴云岚合,遗文苔藓余。
定光去后杖无踪,独惹游人篆石宫。
磴绝连云三径别,岩虚漏月七情空。
书帷案润窗前迹,瓮牖桥成指上功。
古洞闳深势崛盘,云连十丈地平宽。
水帘纷若排珠琲,石阙依然耸翠峦。
绿树成阴期勿剪,清溪当暑不胜寒。
洞口微云恣卷舒,石岩相对一蘧庐。
赋才晋宋多夷旷,好景古今难贮储。
茗碗已惊浮雪浪,斋厨俄听响鲸鱼。
笔法推黄子,钟王共一机。
试摹三大字,归榜旧岩扉。
穿云裂石下层巅,来作人间小洞天。
双干翠浓几欲滴,两峰玉立巧当前。
环观邑屋乌讹尾,倚挹江涛雪满川。
绿橘阴虽改,青山色自新。
偷闲时挟册,来访读书人。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已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