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寒云漠漠暮天低,社鼓声中日欲西。


隔岸垂杨遮酒店,风帘移影照寒溪。

东家儿妇试新衣,西家残织方下机。
东家宰牲嫌不肥,西家呼儿去采薇。


欲掩不掩留半扉,等彼良人心依依。

早插绿杨檐外去,晚携黄胖杖头归。


富者几家贫者众,年年渐见赏人稀。

日夜滩声急,相忘不闹人。


儿孙犹弃水,农圃各文身。


眼出平洋豁,眉逢大雨颦。

漫刺辞主人,迟迟驾短辕。


郭外人烟晚,鸡犬自啾喧。


客事足俯仰,世涂多险艰。

光风荡野晴旭柔,翠屏螺髻烂不收。
纤黄娇绿迷远近,翩翩好鸟如相求。


厓欹谷转一径幽,石梁斜枕清溪流。

高秋江汉波,卉木入摇落。


荒林拥孤桐,蔓草重绕缚。


凄迷气日丧,憔悴若陨箨。

陂塘渺烟芜,秋波淡浮空。


蒹葭杂芙蕖,依稀见愁红。


轻销露华凉,亭亭倚西风。

乾坤入消数,万物呈晚节。
秋晏菊始华,荒丛翳林樾。


野迥幽姿清,冈断寒艳接。

荒竹绕废宅,高下随女萝。


新梢入林莽,迸叶杨条柯。


玉骨清且癯,埋没还奄阿。

绿树田家蓊若云,黄牛沙碛散成群。


行人却爱三华好,海内风尘更忍闻。

秋雨才收雨没沙,升平渐复到田家。


村村晒白蚕犹茧,处处吹香稻正华。

雨霁霜气肃,天高云日明。


繁林已坠叶,寒菊仍舒荣。


懿此秋节时,更延追赏情。

杨柳妖饶湖水满,芙蓉初发茎犹短。


小娃打桨并船归,惊起鸳鸯相背飞。

水明烟碧万条丝,短岸斜风晚更吹。


红面小奴牵白马,为谁来系断肠枝。

四边闻水声,顿觉烦暑销。


垂杨何袅袅,引风吹征轺。


沿溪白石乱,断岸忽通桥。

山人生计拙,种桐满山樾。


春来风云多,桐花开不结。

小民饰虚诈,水燥而火湿。


呵之不肯起,犹向马前泣。

悬厓危欲堕,急湍啮其趾。


世路多险巇,君子慎所履。

野旷路萦纡,山转林断续。


长歌者谁子,隔溪闻伐木。

树罅天光漏,山㘭云气深。


遥遥闻犬吠,人家无处寻。

听泉如听琴,看山如看画。


佳趣满眉睫,应接都不暇。

疋马赴宁川,靡靡行不止。


水色与山光,一百二十里。

一叶孤舟寄此生,江流谁管重和轻。


岸头日日躬腰走,水面时时挂杖行。


出险惟凭帆转力,无风频听棹歌声。

田家无桑蚕不育,寒机不奈蛩声促。


阳坡种得木棉花,雨晴雪点秋云绿。


小姑大妇不梳妆,日日探花如采桑。

朱明景物艳南讹,环绕长堤曲障河。
日丽野花香扑面,风摇荷柄绿浮波。
农人莳稻连云插,牧竖驱牛和鸟歌。
世人好学仙,辟谷绝火食。
餐松与茹芝,飞升可白日。
繄昔盘古时,本食草木实。
羁愁岛屿倍关山,浮世何由驻好颜?
日月总如行水上,晦明不似在人间。
地能簸荡、沙能沸,风最颠狂、雨最悭。
白海照层峰,舒光二千里;
蜃气化秋云,青霄澹如绮。
道逢裸体人,惟识穷桑氏;
穴山安尔宫,弋肉哺其子。
圣人窜南乡,代有章句士。
鹭鹚如雪点烟林,又及吾归作暝阴。
眼看明霞半天赤,却随西日下遥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