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园林尽摇落,冰雪独相宜。


预报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岩桂何时种,遥闻月窟香。


君家似燕窦,会见五枝芳。

已过花王候,才闻近侍香。


来游禁酒地,免作退之狂。

今古几池馆,人人栽牡丹。


主翁兼种德,要与子孙看。

独怜不见竹坡翁,慕竹楼高月已空。


欲点山茅照西所,一瓢无计引春风。

忽然土木见经纶,岭海于今一使君。


忙杀多年簿书手,可能谈笑起斯文。

海边西望海云遮,何处怀沙不见沙。


壁上画图君试看,冷香今日落谁家。

丘坟何处草离离,千里湖西梦觉时。


落日小池桥上路,催人下马读残碑。

云津杳何许,试向卷中寻。


不睹六经教,空馀百代心。


嵩阳思识面,白鹿尚遗音。

画栋雕甍越岭前,抠趋名迹俨群贤。


宫墙百尺星辰聚,俎豆千龄日月悬。


绝学龟凫留正统,遗经龙马识真传。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


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


犹怜绿水飞鸿雁,更着兰舟采芰荷。

问讯东湖第,司空此卜居。


清澜堪悟道,石室可藏书。


野绿开裴阁,花香引邵车。

万绿团阴町疃场,倚凉弦诵玉琅琅。


溪山涵毓中和气,草木薰蒸正大香。


陋巷颜渊何所乐,舞雩曾点若为狂。

他乡久客不堪怀,风雨书窗又独来。


梦恶喜闻莺唤醒,归途羞见雁声回。


望春山色今须好,年少时光老易催。

远径溪流水自圆,光风霁月渺无边。


窗前生意休除草,堂上清风独爱莲。


万古共知归有极,一尘不染见先天。

自从天隐自然庭,愈觉嚣尘喷鼻腥。


可要洞研齐物论,更须深味洗心经。


独醒终了醒如醉,独醉那辞醉不醒。

宴处云华不夜庭,为餐琼蕊更谈经。


听随瑞叶风来处,看散天花酒半醒。


白凤羽毛寒荡漾,玉龙鳞甲战凋零。

代出真儒起陆沉,丁丁伐木振云林。


乾坤重换新堂构,山水还能增道心。


晓月欲分香岫色,西飙谁辨峄阳音。

鹿迹难寻木叶乾,紫泥何事到云端。


一人显晦千秋系,百代楼台几日欢。


青松自荫讲堂静,画栋高临流水漫。

大道隐浮华,稽疑在明哲。


心交限千里,命驾勇所决。


幽讨向空山,三月语未辍。

瞻彼衡岳麓,松柏何青青。


苍云被曾阜,石室延空冥。


朱张命世儒,潜兹考遗经。

昔贤政多暇,学道恒山居。


遗构俨像设,流风激乡闾。


时代屡迁易,胜观鞠为墟。

石鼓灵踪渺不存,朱陵仙洞已无门。


洋洋弦诵歌邹鲁,只仰朱张道学尊。

不到书堂二十年,浮湘迁客已华颠。


惟应岳麓山前树,曾记哦诗曲水边。

元颜惊代杰,精爽结灵云。


运屈英雄力,山垂琬琰文。


皇图天自远,世变雪徒纷。

滚滚双流合,棱棱独渚高。


亭台含气色,城郭俯波涛。


望岳川途迥,怀贤意绪劳。

闻说华林院,名将阙里偕。


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


俎豆儒风盛,埙篪乐韵谐。

南峰主人颜如玉,更向峰前筑书屋。


虹光夜夜贯斗牛,秀色冉冉连嵩祝。


复有家传万卷馀,累朝诸父皆诗书。

石梯随步与云升,又是青山第几层。


望到只疑天更近,兴来唯有斗堪凭。


岭头日月开昏晓,洞口诗书感废兴。

穹林古寺有残僧,指点前朝吕左丞。


石洞岁深苔黯黯,砺墙春早雪层层。


旧藏万卷龙常护,欲寄双椷雁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