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匏系坐蜗舍,秋光只檐楹。
悬知西湖佳,颇困官事婴。
今日复何日,彩舟天外横。
不障庾公尘,那有刘舆腻。
堂堂七丈夫,草木一臭味。
跻攀亦云足,赏适兴犹未。
莫禁鬼,鬼去鬼还来,人间半是鬼投胎。
休怪鬼奴来作炒,汝家先自鬼门开。
江汉军声久不闻,中丞威令一番新。
从来名下无虚士,信是师中贵丈人。
汉将每云乘破竹,松州何意有飞尘。
蜀乡原未识军容,此日方知有范公。
在在旁观称得策,人人西去愿收功。
甲光耀日惊飞鹬,剑气横秋断落虹。
唐虞过后三千载,天地如今见大明。
竽食自忻叨际会,嵩呼谁不罄丹诚。
清清屡睹黄河瑞,翙翙常闻彩凤声。
沈檀香傍龙图起,华盖星依帝座明。
五位冈陵常介福,万邦葵藿自倾诚。
真同虞舜昭神化,岂独周文有骏声。
山到虎丘尽,不随江海东。
草荒梅福市,花暗莫邪锋。
栖托旧相得,此行途未穷。
久约归吴弄钓舟,海天羁思复悠悠。
谁知树底春生月,独坐人间地尽头。
粉壁旧题分藓读,瓦罂新酒接花篘。
彤廷下诏简贤良,大府新开艺战场。
一道风雷严号令,九霄星斗焕文章。
求材正合隆天爵,发策应当急岁荒。
昔闻赵寿阳,人日赐餔觞。
茂宰广斯意,华灯续焰长。
笙歌隘广陌,烟火媚前行。
已解嘉禾缆,兼程一叶轻。
雨收黄歇浦,帆挂吕蒙城。
未觉劳行役,闲生吊古情。
舟行真自在,风顺不稽程。
天逐江流转,帆随鸟翼轻。
越山青未断,吴岫远相迎。
古稀岁月半相侵,碌碌无成泪湿襟。
截发已虚慈母志,食羹未遂小人心。
七年哀隔松邱冷,此日悲依枫木深。
一曲清江古岸头,茅檐初日照高秋。
数声又得闲身到,相对绿漪横小舟。
每见营营止樊棘,不应遗矢未央宫。
恐报苻坚笔端事,自疑今在洒心中。
东皇弭节未多时,忽作漫空六出飞。
商略田功兴嗣岁,翕张天巧惜阴机。
麦才覆土欣苏醒,梅久烘晴稍发挥。
官默默,民忙忙。
南门不守守江塘,黑夜红烧贼入疆。
贼入疆,心仓皇。
苫块馀生心已灰,谁知恩命又来催。
不堪骑马迎丹诏,安忍临戎被墨缞。
孤子上章空有愿,圣皇注意莫能回。
修梧密竹带残荷,燕子帘栊翡翠窠。
妙有江南烟水意,却添湾上荔支多。
萧斋旧制多藏画,吴舫新裁称蹋莎。
桂子香余菊正开,朋簪回首二年杯。
木奴坐看千头熟,查客谁期万里来。
云水空明入图画,海天清宴好楼台。
看山欲遍岭南头,送尽人间烂漫秋。
花气化云成宝界,海光如镜照飞楼。
千林暮色生凉思,一发中原感客游。
主客携樽共一痴,明窗读画且谈碑。
镂成书苑千家石,笼得才人几辈诗。
能使古贤依我活,感怀时事更谁推。
卦山何处拥旌旗,烽火连朝上翠微。
定寨城空夸犄角,望洋援已绝重围。
优柔养寇机先失,仓卒陈兵计又非。
少时苦爱山,藜杖春复秋。
峰峦如佳人,一顾销百忧。
野性不受羁,思与麋鹿游。
羽客相携六一泉,炎歊立变晓凉天。
陈朝古桧参天瘦,和靖孤坟傍竹偏。
却向苏堤剥新芡,更寻萧寺听寒蝉。
扶杖坡头日几回,半醒半醉为花来。
只愁秋老风吹尽,更向风前把一杯。
阖闾城外草芊芊,桃花杏花红烂然。
物华两岸眼零乱,画船春水如登天。
棹歌却转横塘去,山寺钟声日将暮。
野寨苍茫落照中,东征三载未成功。
黄金似土供儿戏,白骨如山泣鬼雄。
天狗星流军府动,水犀兵散弩台空。
城郭巍巍镇大荒,一溪环抱众山降。
太平人物今全盛,不信偏桥是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