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亭成胜日好风光,佳客携将共一觞。


苍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荫堤三伏凉。


网鱼缕脍寒水玉,剥莲煮鼎甘露浆。

半生客荆楚,历览非一隅。


宁知城东路,有此梅万株。


瘦马路晓寒,清风起菰蒲。

泽国盛梅雨,涨潦弥两涘。


常时侵溢患,乃复到城市。


纳湖迫西闉,冲突固其理。

湘江岁晚水清浅,橘洲霜后犹青葱。


归舟著沙未渠进,且看渔火听疏钟。

人来人去空千古,花落花开任四时。


白鹤泉头茶味永,山僧元自不曾知。

道旁老松高拂云,刳心取明彼何人。


说与往来须爱护,雪霜时节看长身。

旧日书堂倚翠屏,只今栋宇尚高明。


门前恍若闻弦诵,㶁㶁绕墙流水声。

三年不作山中客,才踏船舷眼便明。


曳杖直登千尺磴,尚欣脚力慰生平。

云生山气佳,云卷山色静。


隐几亦何心,此意相与永。

流泉自清写,触石短长鸣。


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

开轩仅寻丈,水竹亦萧疏。


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

高楼出林杪,中有千载书。


昔人不可见,倚槛意何如。

叠石小峥嵘,修篁高下生。


地偏人迹罕,古井辘轳鸣。

艺兰北涧侧,涧曲风纡馀。


愿言植根固,芬芳长慰予。

长哦伐木篇,伫立以望子。


日暮飞鸟归,门前长春水。

窗低芦苇秋,便有江湖思。


久已倦垂纶,游鱼不须避。

四序有佳趣,今古盖共兹。


桥边独微吟,回首忘所之。

团团凌风桂,宛在水之东。


月色穿林影,却下碧波中。

原原锡潭水,汇此南城阴。


岸花有开落,水盈无浅深。

忆上蓬莱殿,曾雠石室书。
史臣陪出入,丞相借吹嘘。


故国归来早,长安不可居。

先帝垂衣久,元公翼戴长。


宵庐明月殿,晓卫白云房。


赐马行长乐,看花宿未央。

一冬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


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


占时父老应先喜,忍冻饥民莫漫愁。

大鲲本渊潜,化形亦天飞。


截鹤续凫胫,二物均为悲。


日月绕玄度,万象各有依。

青天恒高高,欲上不可得。


文成食马肝,汉武知复惑。


狂念如推澜,滔天不容塞。

所乏百亩田,亦须五亩宅。


居食少给躬,何复世上迹。


一身自宾主,一日足抵百。

四十不拟老,老状日已至。


饮量复减昔,三饮已复醉。


诗来亦信口,甲乙懒排次。

尝喜陈图南,托世在梦境。


亦有阮步兵,六旬且一醒。


神解与辟世,此意在各领。

回首望乡井,窅在东南隅。


倦鸟不出林,胡为涉川涂。


冬半多北风,疲马不奈驱。

凤鸟有五文,不共群禽姿。


言欲览德辉,来下梧桐枝。


文采众爱惜,云是应世奇。

秋霜瘁荣木,春露华槁英。


逝者不能已,爱憎谁为情。


吾生四十年,强半居欹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