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昂昂累世士,秉志值飘飖。


榆日光蒙汜,秋天鸷鹗雕。


繇其严气性,将以戢奸骄。

曾经十九年,汉节胡沙壅。


魂销幽窖深,泪浥旃旄重。


岂知陵继律,同彼蛮夷从。

与道相从者,仙圣随肩踵。


入世无常家,玩世非一种。


深思众妙门,且绝群心陇。

汉庭来雒少,宣室动馀丰。


琅琅礼乐器,苍璧间璜琮。


酬知长太息,尽出治安胸。

博闻强志者,此惟天地腹。


国人莫我知,乃以骚当哭。


谁解泽丘弦,仍取嶰溪竹。

漆吏何为者,逍遥人与天。


天地来胸臆,吐此玄中玄。


鲲鹏心目际,蝴蝶梦魂边。

于戏白马客,已罢玄王鞚。


哀哉剖心人,墓石烦周砻。


颇疑披发子,信宿从殷众。

不能不征诛,时至天人动。


亦惟禅继穷,以开时日曚。


南巢尚有惭,牧野何倥偬。

古之清节士,箕山有遗风。


允作诗歌祖,以开时世聋。


日月山中有,勋华此处穷。

龙战于野血玄黄,孟冬之月本无阳。


老阴窃位恣翱翔,纷纷雨雹挟风狂。


天在山中迷四方,山下有雷似触羊。

亭之北,寒光逼。
露为霜,霜林拭。
梢櫹椮,万邪匿。

亭之西,碧岫齐。
秋素景,泛前溪。
云光落,露华低。

亭之南,郁毵毵。
分夕霭,散朝岚。
朱明盛,绿云涵。

亭之东,幽山红。
东来紫,有无中。
青阳动,甲荄通。

真成死别又逢秋,惜往悲回岂自繇。


玉露何心依草滴,青山作意抱林浮。


行云就我生遥色,哀壑从人赴远流。

潮水同归事若何,伤心咫尺蔽幽萝。


飞华几散漻天色,落叶空随瘴海波。


独恨三秋霜与露,谁怜百岁尔和他。

屈指粤东名丛,曲江南海瑶山。

在水之中构室,开窗于此高眠。


何知汉与魏晋,自谓无忧葛天。

久客扁舟倦,春溪百象玄。


溯洄频屈指,山水日齐肩。


中央一明镜,左右双翠钿。

三春之三始春游,正当禊事倚春洲。


主人爱客能携酒,胜友如云列凤楼。


主言登高客能赋,指点前山春在眸。

别有氤氲一种吹,胎息于野盛于逵。
阴阳昏晓相割劘,平原广漠任炉锤。


地分驰道天为涯,风拂征旗日助麾。

千山不肯豁,环谷锁微烟。


况经久隘雨,正此暮春天。


积叠分流壑,我舟从之沿。

风光初与醉游颜,半是春情半是山。


颇怪林泉如故识,自今清兴每来还。

山从游熟转相深,十日钩玄满素心。


赢得诸峰难偃蹇,春云无数绕衣簪。

蟠龙见首百峰收,神物依人出旷搜。


日落春风鳞甲动,云归夜壑爪牙浮。

千里川原似一毡,胸中丘壑转悠然。


及兹心目方无障,何处云峰欲比肩。

冥漠中窥小有天,蛟螭徙窟让游鞯。


奇山信有玲珑骨,不遇奇人腹自坚。

危阶根向青冥底,古刹烟浮淡薄中。


鸟聚龙参真法界,泉飞竹舞下虚空。

着意探山山见情,无心出谷谷相鸣。


独惭车马喧幽寺,可有文章答友声。

光烟一缕导游心,回马盘纡出秀深。


庶子泉流寒石动,玉皇殿倚碧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