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繁华销歇市朝空,此地何堪著固穷。


久似坎蛙居井底,忽如野鹤出笼中。


宿酲夜解催花雨,归棹春乘上水风。

晓楼衾薄梦回频,辟户寒光绝点尘。


各各一篷船未动,差差万瓦屋如新。


高门定有丰醪饩,下里畴能馈粲薪。

宝篆烟消香已残。
蝉娟月色浸栏干。
歌喉不作寻常唱,酒令从他各自还。

薄晚蓬山下直馀,笑看六出点衣裾。


絮飞帘外无萦绊,花落阶前不扫除。


松鬣垂身全类我,竹头抢地最怜渠。

不见吾儿久,今朝慰眼前。


分襟灯火夜,回棹雪霜天。


中鹄令人喜,将雏得我怜。

浮天渺渺江流去,江流送我归何处。
寒日隐虞渊,虞渊若个边。


船儿难倒转,魂接冰天远。

彩殿崇隆曙色侵,全将晖丽压萧森。


迁莺贺燕纷时栋,喝道笼街簇羽林。


入幕客卿翻济济,布金供帐夥沉沉。

小立真忘世,栖迟荒径苔。


岚光压新柳,莺语及残梅。


二月春犹静,微阳晚暂开。

竹树深深地,天留听雨声。


山藏馀塔淡,阴迥逼花明。


点滴无春思,飘摇损客情。

淡澍青冥里,湖山正寂然。


十年藏我梦,孤影入钟天。


步冷溪桥旧,心苏钓石前。

流离避地归不得,门巷重过伤妇家。


东郊上冢更凄绝,风景犹昔惊年华。


舒青柳眼已无赖,方塘浅水初鸣蛙。

岳岳我先祖,慕亲厌华轩。


清冷玉堂梦,夜夜苍梧烟。


长歌明发篇,浩叹京国年。

景物西郊并恨新,绿杨曾拂属车尘。


萧晨古寺喧游屐,衰鬓寒山及闹春。


风色微添空黯澹,粉光遥拥碧峋嶙。

烟染寒柯气已新,废垣高下接田畇。


半篙初动鳞鳞水,一簇遥看淡淡春。


曾悔流连偿永忆,难移寥泬现前尘。

绝艳相逢感鬓华,小窗低幔护风沙。


晚妆倭堕惊奇夜,晓梦纷纭散绮霞。


正使滔滔移节序,何妨定定住天涯。

才拙天容养,恩偏地转幽。


独为明主谅,深喜故人留。


多难身经切,无心物竞休。

夜夜。
夜了花朝也。
连忙。

寒郊独往兴悠哉,问讯山翁破腊回。


犀轴冰寒苕水句,衲衣雪暗锦营埃。


归时烟树鸦声集,望处溪窗山色来。

管弦合沓钟鼓喧,左炉右鼎腾香烟。
翩然被发乘云下,知公未遂神龙蟠。


凭阑东望大江去,旁通闽海百由延。

未央玺书东南驰,天下万手皆齐眉。


不将两字詈文仲,直向千秋歌子皮。


乃知金陵朘元气,只为冻水标明医。

海上青鸾杳未还,至今消息有无间。


毋论神女曾捐佩,不向君王乞赐环。


风急乱英迷客路,雨晴圆照满家山。

苦海依稀见宿因,长期抖擞出风尘。


从他斑管书文伯,不博黄冠署道民。


举眼便非干已事,到头须认自家身。

二月已破三月新,清明节晦来争春。


阶前蓂荚落不惜,陌上桃花娇自亲。


分无久住世间客,何用悲他泉下人。

长安东风散木稼,德星荧荧照江社。


五年南阳思卧龙,一日中国相司马。


父老能追弘治日,斯人岂出三原下。

正月二十雷击人,却脱岑牟汗如雨。
后先大地皆冻裂,白日阴森一百五。


二月十九雷转急,忽漫同云雪花吐。

江南芳欲齐,淮北绿初抽。


曾是一水隔,候至物不周。


回风荡枉渚,落日多惊流。

二月今垂半,萧条海国城。


绪寒停客梦,初雨泄春声。


野草青从施,霜毛白更争。

胜日簪裾会,吴淞水一涯。


莺知公子意,花落美人怀。


芝草方逃汉,鲈鱼不上淮。

告袷今朝怆益滋,服除从吉礼从宜。


频看冉冉流光转,每虑悠悠报德亏。


承大业惟循夙训,念诒谋祗奉成规。

短檐铁马,和冰语敲阶,更少残叶。
鼠声渐起,芸编倦拥,酒怀添渴。
疏灯晕结。